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02章 江南义民 复我神京(第3页)

 于是莫子布不但在夏氏旧址上建了这夏氏三忠祠,还特意赐了七十五亩地给他们。

 这可不少,在松江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七十五亩地跟其他地方七百五十亩差不多了,而且他们这还是永不征收田税的。

 “但是你们要记住,这七十五亩地永远不能出售,不能拆分,三忠祠要永远灯火香烛不灭,若有任何疏漏,小心资格不保。”

 林通大声训话道,周围没选上的一些夏氏族人立刻狠狠盯着他们的亲戚,似乎希望这五家人马上就出问题才好。

 随后,林通看着从嘉定县赶来的钱大昕说道:“先生家族身负夏氏血脉,陛下想要从你们后人中分一支出来继承夏完淳公的血脉,钱氏可有意见?”

 钱大昕大喜,哪有半点意见,“陛下心细如此,草民等感激莫名,家外祖夏公等在天之灵,也会感激涕零的。”

 林通点了点头,“嘉定三屠中反抗东虏的义士也要尽快统计上来,不可使任何一位义士的姓名事迹被埋没,陛下极为重视,也要为这些忠臣义民建庙纪念。”

 钱大昕闻言拜倒在地,眼泪哗哗的流,“草民今日才知道,何为汉家帝王,何为同族同袍。请林公放心,草民一定尽心竭力!”

 陈秋泽弟弟陈秋端等也拜倒在地,对林通说道:“听闻陛下已经率战舰前往收复南京,我等松江之民欣喜若狂。

 是以自发组织了三万民夫,筹集了粮食五万石,火药三万斤,请大人准许我等前往南京支援,亲眼见证陛下收复我汉家神京!”

 林通大笑,“好,果然是忠臣故里,尔等就随我一起去见证吧!”

 。。。。

 苏州府,原知府五泰化作五等分,被分别挂在了虎丘新塘桥的桥头和桥尾。

 这些天来,不知道多少路过的都要对他,哦不,对他们吐一口浓痰,现已经变得臭不可闻,但苏州人还是不愿将其取下来。

 而在今天,巡抚苏淞安抚使钱大昭手持一根粗壮的长鞭立在桥头,他看着下面跪着的上百人,大声喝道:

 “昔日在广州,屈大均子孙不孝,出卖父亲文集,陛下亲自以此鞭,痛打屈氏子弟,方赦免其罪过。

 今徐氏全族,除开女眷以外,所有人每人三十鞭。

 打死了就是命短,打不死就是徐汧、徐枋父子原谅了你们,方能重新做汉人。”

 这些人做了什么呢,当年徐枋终生不剃发避居山林,贫困交加死后,徐氏族人竟然不准他葬入家族墓地。

 甚至要把他父亲,也就是在虎丘新塘桥自尽殉国的徐汧墓,也从家族墓地迁出去。

 这就算了,甚至到了后来,徐氏族人中还有人想要把徐枋留下的一间破草庐卖了,连这最后的栖身之所也不留给徐枋的儿媳和孙子。

 实在是够畜生的!

 钱大昭骂完,对身边一个憨厚的中年男子说道:“汝且宽怀,今日为汝曾祖出了这口气之后,陛下还有封赏,至少是要荫庇汝为锦衣千户。”

 徐枋的重孙子噗通一声跪下,哇的哭出了声,周围围着的百姓发出一阵阵惊叹,羡慕不已。

 跪着徐氏诸族人脸上,悔恨的无以复加。

 啪!一个军汉拿着鞭子,闪电般抽到了一个徐家老苍头的背上。

 老苍头背部的衣服顿时碎裂,他痛苦的凄厉惨叫一声,“恨啊!恨啊!我怎么有如此愚蠢的祖宗啊,诸君切莫学哦!”

 “啊呀,啊呀!好生痛啊,我知错了,知错了!”

 一片惨叫声中,杨廷枢的六世孙杨庆孙过来劝道:“徐氏后人固然可恨,但那也是他们祖宗干的事,请抚台暂免五十岁以上老翁,和十五以下少年吧。

 陛下兴复汉家是天大的喜事,别让这点鲜血,污了气氛。”

 钱大昭这才同意,“苏州府的义民可曾集结完毕?”

 原主簿华錾答道:“民夫五万,米粮菜蔬,活鸡活鸭活猪和鲜鱼都准备好了,足够大军十日所食,此外还有一千苏州豪侠少年,愿去军前效命。”

 “好,那我即刻奔赴南京。”

 除了这几处以外,通州(南通)、江阴、常州、丹阳以及浙江的湖州、嘉兴两府,凡是被兴复的地方,都组织了大量的义民和海量的物资。

 整个江南的百姓都动员起来,他们要亲眼见证着,汉家在南京再次复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