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万岁爷你可不能有事啊(兴奋(第3页)
其中梁国治表现最为得体,那眼泪哗哗而下,就像是他爹中风了一般。
就在此时,一旁没那么忙活的袁守侗,适时递给梁国治一张手巾擦眼泪。
梁国治接过来悄悄一看,手巾里面果然夹杂了一张纸条,梁国治立刻慢了半步,没参与到大呼小叫送乾隆的队伍中。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之后,他回到自己房间,迅速打开了纸条,“星分翼轸,天阙军药,公宜南归。”
梁国治立刻懂是什么意思了,翼轸乃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南方星宿,阙同缺,军与药则是梁国治的拿手本事。
现在乾隆这四个汉人枢臣中,袁守侗铁面无私,是乾隆重要的纪委监察人员。董诰书画双绝擅文书,能起草。程景伊则擅人事。
唯有梁国治,他是个真正的事务官,大小金川之战时,梁国治作为于敏中的副手,‘治军械,造弹药,筹军费,业绩卓著。’
也就是此人精通军械和火药,能督促工匠生产,熟悉征集和统筹安排军粮等,实打实的后勤总长人选。
同时,这也是莫子布最缺的人才,我莫大皇帝麾下的三广福建人中,能这么全面干后勤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不,应该说是没有!
武世秀不过是莫氏家奴出身,现在管五军都督府都有些力不从心了,其余的裴建南、陈太理不是能力不足就是年龄太大。
林通更擅长搞人事和外交。
以至于现在很多工作,是莫子布自己专门成立垂直管理部门,自己来干。
梁国治稍微思考了一下,他明白袁守侗为什么要冒险了。
因为不管从地位还是好处来说,天下汉官就没有任何一人愿意头上还有一个旗人权贵集团的。
特别是这个权贵集团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些不学无术,贪婪成性的玩意。
从个人感情来说,谁愿意留猪尾巴,汉人自己的束发金冠,衣裳楚楚的不好吗?
而且袁守侗的弟弟袁守诚与纪昀是儿女亲家,纪昀现在已经上了船,袁守侗再坚持下去也没多少意义。
想通了这些,梁国治从箱子里掏出了另一封信,这是余姚黄氏的黄珏给他的密信。
这个黄宗羲的子孙早就跑到大虞去了,正在大虞国子监的丹化院中担任山长,还被赐了道观一座,尊为天师,主要负责为大虞的改进和制造火药。
而余姚和梁国治的老家会稽同属绍兴府,梁氏和余姚黄氏几代联姻,按辈分来说,黄珏还是他的侄子辈。
梁国治精通枪械,尤其熟悉火药,就是因为他也是开仙道孙陶派的信徒之一,他搞精神双修练内丹不行,但玩火药搞外丹,还是很有心得的。
“走吧,走吧,吾才五十五岁,抓紧点时间,还是能做一做刘青田那样的开国功臣的。”
喃喃自语了两句,梁国治什么行李也没带,就把这些书信带走。
然后他出门不远,就看到袁守侗的侄子,也就是纪晓岚的二女婿袁煦在不远处。
梁国治心领神会的跟着走了过去,如今护卫在临清州的,除了驻京八旗以外,主要就是山东省的绿营。
虽然现在山东巡抚兼提督是满人国泰,但作为山东的老牌地头蛇,别的不行,送几个人走还是没问题的。
袁煦已经带好了一套商贾常穿的衣服和瓜皮帽,梁国治赶紧换上,几人一个绿营把总的掩护下,很快来到了城郊,这里早已准备好了骡马和一支商队。
他们会走陆路,把梁国治送到通州府(南通)。
梁国治对着袁煦点了点头,“吾南归之后,一定会对陛下说明你袁氏之心意。”
袁煦拱手做谢,他老丈人都投了,他是整个袁家最支持反正的。
“大人一路顺风,请告诉陛下,我袁家愿意尽全力配合,不论什么情报,只要我们能弄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