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14章 我大虞自有国情在此(第2页)

 因为目前这天下最会读书,最能读书的,全是江浙皖赣这片的江南人。

 朕解除了异地为官的限制,他们除了本县人不能在本县为知县,本府人不能在本府为知府以外,其余的限制都没了,这可是拿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善政。”

 说着,莫子布开始坏笑着从后面解开郑诗诗的小裙子,“而只要江南的士人搞定了,闽粤之地都是咱们自己人,他们也没多少好田地,好田地都被八旗抢了,现在捏在我手里成了皇庄。

 那么这样一来,江浙皖赣闽粤六个经济强省的士人都支持我,其他地方的士绅,就没法反抗了。”

 虽然不中听,但确实是实话,因为此时的中国税收版图中,这六个省除了福建因为体量问题外,其余全部在前十,哪怕就是福建,算人均赋税的话,也是名列前茅的。

 其他前十的选手中,山东、河南、河北完全是靠人口推上去的,除了山东好一点,河南河北在朝中的影响力完全不够看。 后世的经济好一些的湖南湖北,此时的地丁银缴纳竟然跟福建在一个档次,显然很多田亩被隐瞒了。

 至于四川,至今未从明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现在的四川省是后世四川加重庆两省,这么大的地盘,人口比福建还少一百多万,缴纳的地丁银还不如甘肃。

 这钱给的少,自然也说话也就没有分量,以后他们就很难在江南已经同意放弃所有赋税特权的基础上再作怪了。

 郑诗诗勉强听懂了,她嗔怪的按住莫子布作怪的大手,又有些佩服的回头看了莫子布一眼。

 “陛下真是仁君,让这些士绅多出了一点,百姓的负担,就要轻很多了。”

 莫子布哈哈一笑,这自古行政,其实就是要看君王能不能从士绅手里,合法又合理的多弄出来钱。

 比如孙可望,他主政西南的时候,在云贵这种穷地方把税都收到百分之二十朝上了,百姓还不觉得压力很大,军队费用还足。

 这就是真正的国家宰相的本事啊。

 不过莫子布摇了摇头,“朕可不算什么仁君,之所以要让这些人把钱拿出来,减轻百姓负担只是附带的。朕主要是要让这些士绅的土地收益下降,把虚高的田价打下来。

 收益下降,田价也下降之后,他们就养不活土地上那么多的佃户,这部分佃户,就可以下南洋了。

 同时,士绅完全一体纳粮当差,把隐田也查出来之后,百姓的负担要轻松很多,那么他们才有钱出来消费,这市面上的经济才会活跃。

 市面经济活跃了,才更会出现很多比买田收租更赚钱的行业,他们才会把窖藏出来的银子拿出来投资。”

 莫子布这话,是深思熟虑很久的,虽然这是一个尽量避免自己国家资本在竞争之外的时代,但莫子布还是不愿走历史上英法的老路。

 所谓的竞争之外,说白了就是大家的技术没有什么代差,产品也因单一导致雷同,所有人就只能往死里互相卷,尽量去压低成本,以求击败茫茫多的同类产品,把它们排除在竞争之外。

 而往死里卷,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把人当人。

 所以,在这个时代,才会出来伦敦小爱尔兰地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工人,几年时间就能因极度劳累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失去生命,以及资本家拉着大炮要工人加班,不然就把工人一炮打死的场景。

 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其实可以称为血腥资本主义,主打的就是人远远不如牛马重要。

 但此时中国的情况,还略有不同,因为比起英法,中国不但有海量的人口,广阔的国内市场,还有他们完全无法对抗的拳头产品。

 所以用不着像英法那样把国内的最底层往死里面逼,而中国数千年漫长历史形成的文化,也不支持把国家完全变成人吃人的血腥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