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16章 南洋惊变(第3页)

 此时,阿瑜陀耶的废墟上,挖掘宝藏的好处被国王郑信承包给了四家大型的潮汕商行,而这四家商行中,两家都是郑信族人开设的。

 郑安同就是其中最大商行的股东之一,他的曾祖父与国王郑信的祖父是亲兄弟,是以能够拿到这么赚钱的行当。

 但这对于郑安同来说,他一点也不满足,因为他觉得自己选错了赛道。

 当年郑王和光中皇帝并称为华人在南洋的双雄,按照当时的俗语,叫做‘潮汕食响螺,客家食河鲜。’

 可是现在不过八年的时间,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地位和获得的收益,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潮汕人不过是获得了暹罗这么个南洋小国,但客家人一跃成为了复国英豪。

 他们风风光光的回到了故乡,成为了侯伯勋臣,军中大将,封疆大吏,比潮汕人风光到天上去了。

 连当时被排挤走的潮州人陈联,现在已经封爵义安郡公,官居闽浙总督。

 要知道潮州最初就属于义安郡的,这相当于是陈联这个被排挤者,如今成了真正的潮州大佬。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大量潮汕人心里失衡了。

 而失衡了就要发泄。

 这些年,知道好歹的潮汕人也开始大量在莫子布这下注,在嘉庆省的嘉西道,来自潮州的投资和移民,已经超过了客家人。

 其中来自海阳县的黄仁德,甚至被认为是罗芳柏卸任嘉庆巡抚,嘉西提督后的最合适继任者。

 还有一些在吕宋的潮州移民,正在不断把吕宋的情报送到莫子布这来,准备只要莫子布有想法,他们马上就可以出来响应。

 但也有许多拎不清的,比如郑安同他们。

 这些人既没有舍了郑信这边的好处,调转门庭去为莫子布效力的豁达,又不能勤勤恳恳的为郑信压制泰人。

 除了赚钱和排挤,就不会其他的了。

 ‘啪!’棕榈叶编成的长鞭,毫不留情的抽打在了泰人农奴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瑜陀耶城寻宝越来越困难,利润正在不停飞速减弱。

 这使得花了大价钱进场的投资者更加心急,对待下面人的更加粗暴,甚至到了管理层贪墨奴隶可怜伙食费的地步。

 历史上也大约是这么个情况,不过那个时空没有莫子布,所以大量郑信的潮州乡党还不像现在这样疯狂。

 夜晚,临时窝棚里,大量的泰人小吏和农奴聚集在一起啃着小的可怜的饭团,诉说着今日遭受的压迫。

 这些农奴还好,反正泰人自己也没把他们当人,但有些小吏和寻宝者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奴隶,很多在阿瑜陀耶时期还是小贵族。

 这种极度的压迫,是肯定要出问题的,许多泰人不停串联,连一些父系纳真都加入了其中,人人都在说,‘昭不爱泰人,只爱他的乡党。’

 不满的反抗火苗,开始不断地积蓄。

 “汶玛,许多人都不满了,要杀了阿瑜陀耶的王室华人,去吞武里质问颂律拍昭恭,他到底是暹罗的王,还是潮人的王?”

 颂律拍昭恭是郑信的尊号,意为至高无上的的王。

 汶玛摇了摇头,他是父系纳真,虽然祖上姓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但还记得是从潮州来的。

 同时他还是曾经追随莫子布的暹罗战将坤阿拍耶勃底,现任披耶尖竹汶的女婿。

 “昭的周围,已经全是一些腐朽至极的潮人了,去向他质问不会有结果的。

 我要去应天府,去向光中大皇帝哀告,这暹罗不能这么下去了,他们会毁了这个国家的。”

 来劝汶玛的人深深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随后坚定的摇了摇头。

 “汶玛,放弃你的纳真身份吧,上国的华人不会平等对待我们泰人的,光中皇帝正在跟乾隆皇帝争夺上国,他不会管南洋的。”

 汶玛若有所思的看着乃乌,这是他儿时最好的伙伴,虽然不是纳真,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关系。

 “是披耶却克里找到你们了吗,我的兄弟?”汶玛认真看着乃乌,“你不要被他蛊惑,他十年前斗不过光中大皇帝,现在更加不行。”

 乃乌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披耶却克里,我是为了我们泰人自己,暹罗是泰人的暹罗,不是华人的暹罗,我愿意用生命来保卫这一点。”

 汶玛只觉得一口气吸不上来,人稍微有点晕眩,“兄弟,不要把你的热血献给披耶却克里,他是一个可怕的野心家。”

 乃乌不肯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就往夜色中走去,走了五六步以后,才又忍不住回头对汶玛说道:“你快走吧,我的兄弟,希望你能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