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28章 再造一个江南(第3页)

 是以新朝建立后,地广人稀,不愁无可耕之地,只愁无耕地之人。

 可朕起自南洋,驱逐鞑虏重拾河山以来,除了对鞑虏严苛外,一直极力约束上下,是以如今虽勉强恢复了半壁江山,但丁口损失并不大。

 这就导致如今华夏本土丁口繁衍日多,耕地却早已开发殆尽,新朝初建,就有百千万民无地可耕了,诸位爱卿,如之奈何啊!”

 袁枚等人一愣,这.,这好像确实是这样啊!

 连打下江南这么大的战争,除了应天府死了点人以外,其余地方都没怎么死人。

 照这么下去,就算其他省份死的稍微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里去,确实是有可能一开国,就直接是人多地少的王朝后期局面了。

 文艺界人士嘛,做官做的满头包,但感性与键政的属性那是拉满了的,他们肯听到莫子布这么说,那还真急上了,一脸的忧国忧民。

 “陛下驱逐鞑虏,重拾河山,仁爱天下人,诚为千古仁君之典范,不过今时也不同往日,南洋广大,自有地方万里,足以承载百姓。”

 莫子布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便把下缅甸的变故说了一遍。

 “下缅甸足足有一个浙省那么大,一如隋唐之前的江南,水网密布,河道纵横。

 水稻一年三熟亩产五六石,水产丰富一网撒下去就是十几斤鱼虾,甚至连果树都是宝,几根香蕉树的果实就能让一个孩子十天都吃不完。

 这是昊天上帝赐下来让人人都能温饱的沃土,它应该属于那些有能力把它变得更富裕的人,它应该属于我们,而不是被什么西夷南蛮随便糟蹋。

 简斋先生,要是我们就这么看着这片沃土从我们手里溜走,后世子孙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一定会骂的我们在地狱都不得安生的!”

 袁枚浑身酥酥麻麻的站了起来,如果是一个老官僚在这,不一定会被莫子布这话打动。

 但袁枚不是一个老官僚,他是大文豪,能做学问,但偏偏当官当官的一塌糊涂。

 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这样的人抵挡不了横渠四句,更抵挡不了被人纪念、怀念的诱惑。

 “惜抱先生。”刺激完袁枚,莫子布又开始刺激姚鼐,“吾莫昭起自天南,看遍了天下疾苦,见识过很多人都没见识过的苦难。

 特别是咱们汉人的苦难,咱们明明是上国华民,就因为没有父母之邦而受尽欺辱,好不容易扎下根,西夷仅仅因为耕种商贸弄不过咱们,就要鼓动土人起来大加杀戮。

 我莫昭最初奋起,就是想为天下的汉人,撑起一片天,让他们不用再受任何人的欺压。

 惜抱先生,我莫昭现在虽然是皇帝,但并没有三头六臂一百张嘴,留下的后人顶天百来人了不起了。

 打下这么大的天下,他们又能享用多少,这还不是为天下汉人共同打下的江山。

 如今光是闽粤之民下南洋已经不够咱们稳住这物华天宝的南洋了,惜抱先生愿意襄助我一臂之力,动员江南百姓南下,一起名留青史吗?”

 姚鼐被感动的浑身发颤,他生于鞑子皇帝高高在上的满清,人生快五十年,从来没有受过皇帝这样的待遇。

 联想到这些天他一介布衣可以在行宫中起居,伺候他的都是宫人内侍,太上皇帝把他当做文友和布衣之交。

 人生如此,遇到这样的明君,还有什么理由不肝脑涂地呢!

 姚鼐噗通一声跪下,“承蒙陛下青眼相加,草民姚鼐愿追随陛下,为我汉家子孙万世昌盛鞠躬尽瘁。”

 袁枚也跪下了,“陛下,若是依此来看,这南洋就是永嘉南渡之前的江南啊!

 咱们汉人永嘉南渡后,得了一个富庶的江南,那么现在大规模下南洋之后,一定也可以再得到第二个江南的,这是流芳百世的功业啊!

 草民袁枚虽无伊尹之才,但愿效晁错之忠!”

 袁枚也是真激动了,口不择言连晁错的例子都举出来了。

 于是莫子布赶紧过去把他两扶起来,也做出一副极为感动的样子。

 “有简斋先生和惜抱先生助我,子孙后代的万里乐土就有指望了。”说着,莫子布思考了一下才又接着说道:

 “不过两位先生虽是文宗,但目前都还是白身,这外朝的国家官职又乃公器不宜私相授受,不如朕邀请两位先生入共和议会先做两任议员,如何?”

 袁枚和姚鼐大喜,他们早就心生向往了。

 “谢陛下恩赐,我等求之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