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34章 广西狼兵下南洋(第2页)

 而这位老哥有多豪侠呢,据说他被劾归是因为大考成绩不佳,而之所以大考成绩不佳,乃是因为他被派去学习清文,也就是满语。

 当时满语别说他一个壮族人了,就是满人也没几个懂的,翰林院中的满人教习全是走后门上来的,根本不懂满语,只会几个简单口音。

 这里要刘定逌如何学,怎么能学的好,加上刘定逌的南京官话带着很重的壮语口音,满语教习只会北京官话,双方交流非常困难。

 气坏了的刘定逌大骂这些满人,甚至还要殴打他们,自然,这学习满文的进度,那就很慢了。

 最后,乾隆认为刘定逌故意不好好学,于是把他罢官,刘定逌只能骂骂咧咧的归乡了。

 “臣观陛下并不白眼壮人,壮人也多愿意归心陛下,不如就请任命刘定逌镇守爪哇,命他自广西带壮、瑶、苗百姓数万南下。

 这些人穷凶极恶,好勇斗狠又适应南洋气候,臣再去暗中知会刘定逌,让他私底下大加挞伐土人,相信十年之内,爪哇土人就不成气候了。”

 梁国治这么一说,莫子布想了想确实是的,既然闽粤的汉人实在抽不出多少人口去爪哇岛,那不如让壮人和瑶人去。

 他还想到了一个在后世网上被口诛笔伐,让人讨厌的群体,广西鬼火少年。

 为什么全国就广西的鬼火少年多呢,这也是有文化原因的,因为人类最原始的形态,跟大草原上的狮群有一定的相似度。

 主要体现在狮群中雌狮负责捕猎,雄狮看似什么也不干,吃东西还要先吃,但实际上雄狮承担着保卫族群的重要工作。

 它不能长期把体力浪费在捕猎上,也必须要让自己先吃饱,这样才能更好保卫族群。

 许多不像汉民族这样过于早熟的民族都有这种留存,比如鬼火少年们,他们之所以大面积出现,就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分工,已经把雄狮变成了牛马,保卫族群的责任已经落到了军队头上。

 而他们的文化深处又还残存着一些遗留,所以就表现出保卫族群的责任失去了,但养家糊口做牛马的观念又还没接上。

 换而言之,就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分工完全迷失,旧的干不了,新的接受不了,那就只能变成这种非常拧巴的状态了。

 但那是在后世的共和国,在目前这个时间段,鬼火少年就是我莫皇帝的宝贝好吗?

 有这么多好战残忍,热血一上头就敢去杀人全家的鬼火少年在,分五年,一年移五到八万过去。现在爪哇土著不过三百万,那么最多二十年,广西的这些壮、瑶鬼火少年,就能把爪哇土著清除干净了。

 这可是好事,要知道后世爪哇岛可是有一亿多人的,土地又肥沃的不像话,不杀,好像还真没法控制他们的人口增长。

 “好,让内阁拟旨吧,召刘定逌来广州觐见!”

 。。。。

 武缘县太平镇,刘家老寨。

 刘定逌最近总是站在寨楼上向东看去,因为他不甘心啊!

 要知道一个壮人读书进学可是比汉人要困难的多,更别提刘定逌不但进了学,还考中乡试第一的解元,会试又名列二甲。

 有了这样经历,自然希望自己能大大的干一番事业的,结果还没起步,就被罢官。

 这在乾隆看来,他不过是罢黜了一个清文都学不好的庸官,但在刘定逌看来,可不是这样的。

 “鞑子欺我辱我,连口音都能成为他们取笑的缘由,还说老子是骆夷,你他妈不看看你们是些什么东西,真以为大家不知道你们是东虏呢!”

 刘不远看着老爹大骂特骂,他也愤愤不平,因为刘定逌确实是遭到了职场霸凌,不然的话混个三四品官还不是手到擒来,至于现在还窝在老家嘛。

 “阿爸,听说光中爷有咱壮人血统,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等到刘定逌骂的的差不多了,刘不远低声问道。

 最近在广西的壮人中流传莫大皇帝跟前明弘治皇帝一样,母族祖上是壮瑶人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