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唐暹半天下(第2页)
“因为你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给吹捧的失去了智慧,你不会以为大皇帝麾下的名臣大将都跟你手下那些傻子一样吧。
让大皇帝名声无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赦免的条件公布出去,让所有人知道保住郑王可以活命就行了。
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你要杀郑王不过举手而已,救出来了是奇迹,救不出来才是正常。
而我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并不是郑王就真的那么重要,而是老子自己想要立功获得荣华富贵。
老子想要直接从一个泰人奴隶变成被大皇帝赐姓的华人,成为大皇帝的封臣,你明白吗!”
这倒真是真情流露了,通因为是母系纳真,母亲和外公去世的早又是泉州人,因此被潮州人排挤。
但披耶尖竹汶呢,他干脆就是个泰人奴隶,他努力想跟华人沾边,但却总是一点边也沾不上。
“却克里,让我去见郑王吧,把你的家眷也送到因陀罗摩寺,再把被你关押起来的华人守军给我五百。
事成之后,我会资助你的儿子钦,直到他成长为一个可以保护家人的男子汉。”
为了荣华富贵,披耶尖竹汶也是拼了,演技直接拉到了最满,那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朋友之间在进行托孤呢。
“太上皇帝马上就会把保住郑王的优待公开,到时候一定会有人为了家人安危铤而走险。
而且,你现在出城,还能来得及回到东吁,大皇帝最大的对手不是你,因为咱们泰人和华人混血几百年了,根本不分彼此。
所以大皇帝最提防的,恰恰是缅人,同时因为与法兰西国联盟的关系,大虞与英吉利国的战争也不可避免。
如果你回到东吁之后,立刻就上书请罪,还主动帮助压制缅人,未必也就没有活命的机会。”
什么样的谎话最容易骗人,七真三假,八真二假,用大量不重要但好听,流于表面的真消息,掩盖最致命少量假消息的谎言。
通心动了,因为披耶尖竹汶说绝大多数都是真的,除了隐瞒已经有四百骑兵在城外完成布控,不会让他返回东吁以外,所有的都是真的。
“当一个华人,真的就那么好吗?”通有些消沉的说道,他回想自己这一路,真是何苦来哉。
若是一开始就不出来和莫子布争夺郑王身边的位置,就不会有那么多阿瑜陀耶王朝的遗老遗少和不满地位降低的泰人以及纳真来投靠他。
如果不被这么多人投靠依附,最后就不会被他们推着走到与莫昭对抗的位置。那样的话,他不但不会处于现在的绝境,甚至还会成为莫昭极力拉拢的对象。
听到通这么说,披耶尖竹汶就知道他已经动心了,“好,真的很好啊!
哪怕就是一个混血很多代的纳真,都可以让我获得一个华人姓氏,被大皇帝视为控制暹罗的可信赖之人。”
通点了点头,“好,我成全你,记住你说的话,一定要多照顾钦。
郑王在因陀罗摩寺,被披耶摩诃杜纳守着,我的人并不占优势,我需要你帮我一起杀了他。”
钦就是未来的拉玛二世,马上就年满十二岁了,而因陀罗摩寺实情也确如通说的这样。
郑信的贴身禁卫将军披耶摩诃杜纳虽然被迫同意与通合作,但是他仍然把郑信掌握在了手中。
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要活命的话,郑信是一张非常好用的底牌。
因陀罗摩寺中,披耶摩诃杜纳基本不让郑信离开他的视线。
此人早在郑信在罗勇城落脚的时候就来投靠,同时他还是郑信远房叔父,暹罗大豪商,郑信起家的重要天使投资人郑莫赛的女婿。
同时,郑莫赛还是大虞皇帝莫子布和皇后郑诗诗之间的媒人和证婚人。
有了这样可靠的关系,他才能得到郑信的信任,出任禁卫军大将,甚至在郑莫赛去世后,得到郑莫赛的披耶爵位。
是以在吞武里城中,最后悔的就是披耶摩诃杜纳,因为他还真不是通的同谋,他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屈服的。
于是自从北面来的平叛军到达之后,披耶摩诃杜纳就开始被悔恨不断折磨着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