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太伟大了哈耶克(第2页)
“文渊兄,你为何在这武昌府。”李潢看到周锡溥也很惊讶,他其实更想问的是周锡溥怎么会出现在行宫外。
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是陈辉祖让你来的?”
周锡溥拱了拱手,他比李潢大一岁,但在科举上是后辈,所以也用兄称呼李潢。
“云门兄,陈辉祖贪鄙之徒,周某不愿受他驱使,但这湘省百姓是无辜的,总不能让他们为陈辉祖等人陪葬吧。”
李潢明白,百姓不会给陈辉祖陪葬,因为皇帝不可能去屠杀湖南的百姓,莫光中是汉家皇帝,不会杀人狂魔。
但是湖南的士绅,也即是周锡溥和他李潢这种有几十到三五百亩地的小地主家庭,有可能被皇帝当成从犯,正好家产充公用来均田。
既然是同一阶级的,李潢也不含糊,当即说道:“文渊兄,我受陛下召见,将要面圣,有什么忙是我能帮的?”
周锡溥听完,一个大礼参上,颇为感激的说道:“某先替湖南士绅,谢过云门兄了。”
表达完了感激,显示自己是个知道好歹的人之后,周锡溥才更靠近李潢一步,放低了声音了说道:
“云门兄,在下于这行宫外蹲守快十天了,见各色人等来来去去,多出自湖北各府县。行宫周围个酒肆食铺谈论,也多跟均田有关。
今日又见兄长作为湖北本省中流砥柱得以召见,想来更应该与均田有关。
小弟斗胆问一句,陛下的均田之法,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李潢吓了一跳,你小子,以前没发现你还有干细作的本事啊!
这就是两个人的不同了,李潢是个数学家,天文学家,音律一道也有不错的见解,喜欢做学问,人生后半段做官,也多以人事、钱粮调配等行政官僚为主。
周锡溥则不同,他在做学问上没有多少成就,历史上只做了几任县令就归乡。
但在甘肃宁朔县(青铜峡市)知县和宁夏道水利同知的任上,为这西北穷困地区做了大量贡献。
当时周锡溥作为知县,亲自跋山涉水走遍了被黄沙威胁的宁朔县,领导修渠导河,治理山水流沙,帮助发展农牧业生产等有利地方的建设。他还力主减缓满清当时在西北极为繁重的徭役政策,劝解百姓不要在已经开始荒漠化的地方放牧,以免还勉强算是草场的地方彻底变为戈壁。
这个湖南人只用了区区三年时间,就让青壮逃亡,老弱等死,土地荒漠化的宁朔县情况大为改观,连当地顽固的天方教徒都尊称他为真知县。
“陛下虽没有明说,但确有暗示,均田计划也确实遇到了苦难。”迟疑了一下,李潢还是决定帮周锡溥一把,将实情说了出来。
周锡溥改进一揖到地,“云门兄若得见天颜,请代为举荐一声,就说湘阴周锡溥愿为陛下分忧。
兄长,湘省千万百姓的安危,就在你手里了!”
这话很有些道德绑架,周锡溥也是没法了,他还不了解莫子布的脾气,害怕贸然上去得不到接见或者把事情搞砸。
李潢叹了口气,他是个从小受苦的人,得到过贵人的帮助才能转危为安,这使得别的招数在他这可能不太好使,但道德绑架,基本都会有用。
“请文渊兄就在外面等候,李某愿尽力一试!”
李潢进去的时候,莫子布已经在跟一个湖南人交谈了,此人就是在赣南投靠的南丰知县张九钺。
不过谈了一会,莫子布就有些兴趣缺缺了,果然老爹莫天赐看人是准的,只要是符合他老人家胃口的,无一例外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很有造诣的文艺界人士。
袁枚和姚鼐都不说了,卢文弨如此,钱琦、钱数父子如此,这张九钺也是一样,品行不错,诗文不错,史学上很有造诣,但唯独就是做事务官不行。
想来赵翼能在江苏布政使,江北扬、淮、徐、泗四府巡按上干的不错,可能就是鄚天赐那群文友中最能干点事的了。
等到李潢进来,莫子布总算能结束和张九钺的尬聊了,他看着李潢还穿着一身青袍,哈哈大笑一拍手,直接让内侍端来了正三品按察使的绯袍和官帽。
“李云门,真义士也,可愿为朕监察这湖北省的奸邪?”莫子布大声问道。
张九钺一脸的羡慕,大虞还没打下应天府他就投靠了,但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翰林学士兼应天太学的文学院教授,基本就是陪太上皇帝玩耍的清客。
而这李潢李云门,立刻就是正三品的一省按察使了。
李潢看了看这套绯袍,峨冠博带、典雅威严,激动的眼睛一红,泪珠都要滚下泪珠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慧眼识珠,是器重啊,想他李潢在满清只能混个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