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76章 汉奸走狗的下场

 第476章 汉奸走狗的下场

 四川省,成都府。

 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大工地一般,这几十年,成都府城一直处于不断地建设之中。

 毕竟八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无人的空城,五十年前,才算勉强有了点人气。

 开始兴盛,也就是最近这三十年的事情。

 历史上对于此时包含重庆的大四川人口,一直有两个统计口径。

 比如按官方来说,此时四川人口只有一千万出头,但实际上应该有接近一千七百万。

 这相差的七百万人中,有两三百万是因为满清户籍制度混乱而没有统计上的人口,但还有三四百万,就是纯粹被隐瞒的人口。

 隐瞒的方式,就是大量与官府勾结的湖广豪强抢先占据了土地,迁移来的移民还没到,就上报为死亡。

 这样等他们到了当地,自然而然就成了黑户,为了活命,便只能给大地主们当佃户。

 至于说人头税已经摊丁入亩了,隐瞒人口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好处,但实际上是可以操作的。

 因为隐瞒的是移民,按规矩他们到地方是会按人头分田地的或者鼓励垦荒的。

 比如这次来了一百移民,当地官府就会大概分配好土地。

 这些土地相当于已经很入账,那么等到当地官府和豪强勾结上报移民死亡,按规矩就要把土地退回。

 而勾结官府的豪强就在这一步做手脚,直接把土地从账册上删除。

 这样一进一出,改几笔的问题,土地就消失了,已经来了的移民,种上了原本是分给他们的土地,但已经变成了黑户佃农。

 为了掩盖这些真相,地方上还会故意把户籍图册弄的乱七八糟,用一些小问题掩盖大问题,这也是有清一代,四川户口统计一直有问题的原因。

 总督署衙,海兰察看着眼前的陈杰,这个前浙江提督投靠大虞之后,反而来策反起了自己。

 由于对满清官场的熟悉,陈杰不但敢来策反海兰察,甚至他现在表面的身份,还是满清四川绿营的记名总兵。

 而且陈杰还有自己实实在在的可以依靠的力量,不是一个空头总兵。

 他能依靠的力量,就是哥老会。

 当然,此时他们不叫哥老会,而是洪门、天地会这样的反清分支。

 至于为什么四川有大量天地会,而紧挨着他的湖南湖北并不多呢?

 很简单,因为四川盆地的延绵大山中,藏着许多的大西军、大顺军后裔,他们在满清放弃对他们的围剿之后,纷纷出山来屯垦。

 而他们其中相当一部分底层士兵,是张献忠、李过等人在湖广挟裹的,尤其以湖北孝感一带居多。

 这些侥幸没死的,在时局稳定之后,有人顺江而下返回了家乡,招募了大量乡党前来四川开荒。

 这部分人的人数还是不少的,也早就占据了交通要道,下游的移民沿江而上,只要说是孝感人,都能得到这一部分侥幸未死的‘本地人’帮助甚至接纳。

 因此,在湖广填四川的大潮中,大量真实或者自称、诈称的孝感人到处分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带有浓厚移民开荒特征的乡团。

 他们,就是历史上袍哥会的雏形,这种雏形到了人口爆炸,水陆码头兴起的嘉庆、道光时期,被各种穿府过县的行商利用,用来串联各地黑社会,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川的地下网络。

 最后形成,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起乾隆中后期都大幅下降,深受双重、三重压迫的百姓接受了来自闽粤沿海的反清复明思想,最终形成了带有四川特色的反清洪门组织-哥老会。

 这个时空嘛,自然是由洪门昆仑山直接组建的,陈杰还只是表面上的人,内里负责的,是首辅中极殿大学士李献文的部将,原兴唐三卫指挥使袁开道。

 这可真是专业对口了,李献文是李来亨的五世孙,袁开道是袁宗第的后人,他们原本就是这些躲在山里自称孝感人的大顺军余脉一员。

 有了这样的关系,自然无往而不利。

 陈杰有些可笑的看着无所适从的海兰察,这位打仗确实勇猛,而且还有不错的指挥才能,但只可为将,不能为帅,更不能独当一面,因为他不够狠,不够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