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85章 继续北伐

 第485章 继续北伐

 莫子布在河南的调整,一直持续到了农历的三月底,主要就干三件事。

 首先,完成河南均田的大框架,不管人均能分多少,还是得分下去。

 因为你已经在湖南、湖北这么干了,哪怕河南的地少,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均。

 所以,为了防止因为土地碎片化导致的对抗水旱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能力的减弱,从而导致饥荒,莫子布已经下令从南洋来的商船,必须携带米粮北上。

 然后用这些米粮在洛阳、开封、许昌等地修建广济仓,一旦发生饥荒就开仓放粮,然后把人口逐步迁移出去。

 其次,搅动上下层的权力格局,将原本受益于满清体系的一批官员士绅,替换为新朝到河南后投靠的人群,湖北那一票跑到河南的士绅,通通发配南洋。

 最后则是主持开封府周围十五万亩土地的玉米、红薯、土豆强制种植。

 虽然耕种这事别说现在,就是后世强推某种作物种植都容易翻车,但莫子布目前却必须要小范围的强制一下。

 其意在为这三种相对高产作物的推广打个样,也可以从中让户部新设的农政司以及应天、承天太学农学院的学生参与研究。

 等这些人和当地农夫一起熟悉了这三样农作物的种植,才可以尽快摸索总结出具有推广性,相对标准化的种植技术。

 “孔家既然已经跳出来了,那就彻底狠狠处理他们。

 为首者处死,孔府骨干分别流放南洋和关外,下面跟着姓孔的百姓也拆散各处安置,曲阜百姓按照每人两亩地的标准均田。”

 莫子布低声交代着即将出发去山东的锦衣卫指挥使陈旭,这次山东的闹事,其实还就是莫子布故意整出来的。

 整个山东除了孔家也没有多少人跳出来闹事,只有一些不知道情况的在跟着摇旗呐喊,但也不敢真上。

 所以山东的事,只需要一万镇军差不多就能镇压住,至于细节的定罪和安抚,由内阁和锦衣卫一起出面就行,战斗在其次,关键还是竖立朝廷的威信。

 文渊阁大学士钱大昕看着皇帝,他也知道这次的事件,实际上就是皇帝搞出来的。

 其厌恶孔家是一方面,作为一读书人,钱大昕也不得不承认,这衍圣公一系确实无耻,谁来都投降就算了,还总想着霸占整个曲阜县。

 前次在乾隆手里被剥夺了曲阜县令的世袭权还不知道悔改,现在撞到光中皇帝手里也是活该。

 而另一方面,还是皇帝要敲打袁守侗的袁家。

 因为若是按照原本的节奏去接收山东,那袁家的获利就太大了。

 到时候他们不但是山东巨富,还是山东第一豪绅,不敲打敲打他们,以后恐怕袁家在山东说话比朝廷还好使。

 所以,皇帝借题发挥,看似在打孔家的屁股,实际上在敲袁家的脑袋,要他们老实点。

 “陛下,孔家的衍圣公爵位就此废黜吗?且衍圣公府邸和孔庙、孔林等没有人照看可不行。

 孔府再是腐朽,但从此圣人都没人祭祀,还是过于骇人听闻了!”

 钱大昕过来就只提了衍圣公府的事,而不提袁家,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袁家这次还识趣,那就好好安抚,未来袁家子弟都会重用。

 如果袁家不识趣了,那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陈旭去,他不用沾手。

 “阁老说的对,不过我中华素来更重文化传递,孔夫子伟大也是他本身,而不是一堆不肖子孙。

 所以衍圣公的爵位,是肯定要废除的,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吧,给地一万亩,负责照料孔庙和孔林。

 孔府收归朝廷,一部分筹建齐鲁太学,一部分作为皇室行宫,朕自己出内帑维护和修缮。

 这个奉祀官从南宗选,选个机灵点的,着工部负责修建奉祀官府邸,品秩比照正二品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