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485章 继续北伐(第3页)

 历史上卫河最终断航,乃是因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水利工程,共产主义渠导致。

 当时大量黄河水被引入了北岸的新乡、安阳等地,巨量泥沙根本清理不掉,逐渐堵塞卫河,到了1960年以后就无法承担通航的作用了,

 但此时卫河还好好的,有了卫河的贯通效果,从黄河北岸打到北京附近简直不要太轻松。

 当然,大清监国,乾隆第六子永瑢也是知道卫河之重要的。

 于是他在少数几个仅剩的旗人大将建议下,永瑢以镶白旗人,镶红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曾经跟随傅恒入缅作战的伊勒图为主帅。

 正白旗人,西安将军复兴。直隶出旗又入旗的汉军正白旗人,正定总兵董国为副将。率八旗兵三万南下。

 同时,永瑢又以十方飞升天帝的名义,号召直隶的神兵也南下,去击败邪魔外道建立的大虞朝。

 此时,这些神叨叨的家伙与永瑢的利益完全绑定,还是挺上心的。

 接到永瑢的命令,各大小教首在三个月内就组织了十余万人浩浩荡荡的南下。

 而且你还别说,由于他们在河北拥有不错的群众基础,粮食征调,军队纪律上竟然还说的过去。

 虽然肯定不能和兴唐军相比,但比起永瑢手下这下只有三四千老兵,大部分是新兵的所谓八旗兵,还真差不到哪去。

 四月初,莫子布亲率兴唐军一路摧枯拉朽攻占黄河北岸的新乡县、卫辉府城汲县,彰德府内黄县等地,四月初五到达漳河与卫河交汇的馆陶县。

 驻守馆陶县的清军不敢交战继续后退。

 四月初七,兴唐军先锋五千人抵近临清,清军没法再退了,因为临清州是大运河与卫河汇聚的地方。

 要是失掉了临清州,兴唐军就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接把江南的物资运到临清州,光用钱砸,也能把清军砸趴下。

 而此时清军占据着临清州,那么就可以用遍布临清州的白莲教徒封锁大运河,袭击漕船。

 临清州中,清军主帅伊勒图自然也是知道临清州不能丢,所以他把最精锐的两千人,放到了距离临清州城西南八公里的马村,并在卫河上布置了大量小船组成水师。

 伊勒图企图依靠马村筑起来的壕沟、胸墙和火炮阻挡兴唐军,待到兴唐军师老兵疲,再出来决战。

 只不过看着周围所有人都忧心忡忡的样子,伊勒图也没什么好办法,也没法鼓舞人心。

 因为满清最能打的这一批人,先是在四次征缅战争中损伤了六千多。

 接着又在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中,没了六七千。

 最后则于五年前的北河之战中,两万多八旗兵出征,结果只跑回来了他们这三四千人,基本上全军覆没。

 这整个满清的八旗精锐,也就是三万五千人左右,十一年间,前后光是战死、病死者就多达三万多人。

 这旗人总共就百来万,能打的基本都死了,完全没法补充。

 特别是将帅方面,阿里衮父子、阿桂父子、傅恒、福灵安、明瑞、明亮、观音保、额尔登额、扎拉丰阿、温福、尚维升等等全部战死、病死。

 硕果仅存的海兰察投降了大虞,福康安跑去了关外。

 其余忠心满清的汉将,比如哈国兴、甘国宝、叶相德、谭五格、许世亨等等也尽数战死。

 可以说,在莫子布入广东之前,满清的主力就已经被打垮了,这也是莫子布北伐驱逐满清不紧不慢的重要原因。

 若是个汉人王朝,还能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可以挖掘,但满清这些人死完了,他们就真的完蛋了。

 伊勒图对未来十分悲观,现在连他这种水平的都可以作为大军主帅了,还有什么好打的。

 无非就在这临清州,殉了祖宗建立的大清国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