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523章 改稻为桑孟加拉(第2页)

 未几,享受结束,覃三走出了自己的屋子,跟他一起住在这个村子的两个征印军士兵,也已经穿戴完毕。

 三个苦出身,在大陆老家注定要打光棍的穷汉子,竟然学着国内老爷们的模样,互相拱手,强行文绉绉的打招呼。

 寒暄几句后,三人就在村中一个四面通风的竹楼里面,让下面的人把饭食端了上来。

 饭食很简单,三张巨大的芭蕉叶上,铺面了长长的印度米饭。

 主菜是咖喱黄油鸡和一块炸鱼,配上黄、红、绿三色以豆子为主要原料咖喱辅菜。

 然后就是大量蔬菜,西红柿、洋葱、辣椒老三样和用柠檬、蔗糖、高度酒等原料做的饮料。

 肉并不多,但非常受士兵们欢迎,而且极为符合印度的气温和环境。

 历史上印度高种姓基本吃素,除了要以此彰显自己纯净以外,还有现实的需求。

 就印度这天气,肉食非常容易腐败,而咖喱和辣椒,又能在极大程度上遮掩住腐败的形状和味道,这让人完全没法在第一时间就分辨出来食物是否变质。

 这要是不小心吃了,管你是什么婆罗门还是刹帝利,在湿热、细菌极易繁殖,同时医疗条件又落后的印度,很可能就会要了你的命。

 而吃素,则能极大的避免这种情况,首先不易腐败,其次腐败了也不会有肉食这么大的杀伤力。

 刚开始来的征印军士兵也不太懂,逮住印度的牛就嗷嗷开吃,结果这一年多拉肚子就拉死了超五十人,然大家就都老实了,饮食习惯跟着本地人走了。三人一顿狼吞虎咽,吃得饱饱的,覃三左侧一个广南上士叹息了一声说道:

 “这里也就是夏天太热了,不然绝对是个好地方,要是能在这里这样一辈子当老爷,也不枉这几年九死一生了。”

 覃三和另一个人小鸡啄米一般,赞同的不能再赞同了,另一人是个京营振武军的上尉军官,见识比覃三他们两多一些。

 “可惜了,咱们国内还未统一,陛下能挤出咱们三万人来打印度,就已经是砸锅卖铁了。

 所以拿那新旧威廉堡没什么办法,而打不下来威廉堡,咱们就不可能在印度安稳当老爷。”

 “对!”刚刚感叹印度太热的广南上士大声附和道:“就是人太少了,要是有十万人,老子日夜不停,全天十二个时辰围住打,看他们能坚持到几时。”

 “鞑子误我中华啊!”上士越说,越是捶胸顿足的,“要是没有鞑子,咱们汉人团结一心,印度说不定早就拿下了。”

 嗯,现在的广南,绝大部分人都认同自己是汉人,但也有在下面秘密活动,宣称广南人,阿不,安南人不是汉人的。

 但在当汉人带来的好处面前,这些宣传根本不值一提,只有一些在回归中央后受损的家族中,还有一些影响力。

 三人中只有覃三出自南洋征召的辅兵,因此他胆子最小,听了上士的话,反而小心翼翼的摸了摸下巴后,有些迟疑的问道:

 “我听说陛下好像没有占据印度的想法,连运些印度人去南洋当农奴都不让,严重者抓住了就杀头,咱们还想在印度当老爷,岂不更犯律法?”

 “你傻呀!”上尉白了覃三一眼,“那南洋是咱们辛苦打下来留给后世子孙的,现在搞那么多印度农奴过去,他们一生一窝,几十年后哪还管得住。

 要是管不住,那这南洋到底是咱们给子孙后代留的,还是给印度人打下来的?

 而陛下也只是说不让咱们把印度人给弄南洋去,没说不准咱们在这当老爷啊!”

 覃三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暗淡了下去,“那也不行啊,万岁爷不许,这里就不会有大封臣,咱们这样的治理几个村子还行,大了可不会整,没有大封臣,咱们站不稳呀。”

 上尉嘿嘿一笑,“说你傻你还真傻,要什么大封臣,印度这地几十个土邦王公,这不现成的嘛。

 只要你想留下,那就去找蒂普苏丹这样的,去给他当军事教官或者什么,让他赏几个村子给你,然后你帮他打仗。

 而且,老哥我还告诉你,你不但能在印度土邦王公下当封臣,还能在锦衣卫再领一份薪水,只要负责帮锦衣卫监视这些土邦王公,让他们老老实实当我中华的藩臣就行。”

 啊?

 你以为覃三是被震撼到了嘛,不是,他还是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