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531章 地道,真是地道(第2页)

 听到和珅这么说,莫子布也想起来这人是谁了,赶紧让身边翰林待诏将有关永贵的文档和奏章取来查看。

 半晌后,莫子布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唯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写出如此切实的条文,尔父身体可还好,能召来奏对否?”

 这也是莫子布的遗憾,这永贵竟然是特么是康熙四十五年,也就是1706年生人,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

 这年纪别说上任了,估计上炕都费劲。

 “奴才义父虽然患有肺疾,但精神尚矍铄,且就在承德城外牧场,可召奏对。”

 和珅也是着急,永贵的肺疾并不轻,而旗人失势之后又请不到名医,买不到药医治,再拖下去就该翘辫子了。

 “准,立刻召来奏对!”莫子布挥了挥手,赶紧让和珅下去把永贵带来。

 对于目前的大虞朝来说,熟悉西域的汉员,除了一些有过经历的武将以外,其余几乎没有。

 这倒不是满清不肯让汉人去西域,这去西域跟流放差不多,不是什么好差事,用不着限制汉人。

 所以实际情况是,满清统治者还是知道汉人官僚阶级没拿到多少好处的。

 人家费劲巴力卷出来一个官当,你转眼就把人送到西域,他就算不辞官,去了能给你好好干?

 一个月几百块,你让人流放五千里还给你玩命干活?

 他只混日子不给你整坨大的,那都算是有良心的。

 所以,只有得了大好处的旗人,才会被派到西域去,而他们也知道这是在给相当于给自己干事,能尽心尽力。

 。。。。

 承德城外,塞外农历九月,已经比较寒冷了。

 永贵裹着一件破羊皮袄,苍老的脸上冻的通红,脑后一根灰白辫子,显得极为杂乱。

 而就在这马场的小屋内,二三十个旗人老头挤在一起。

 他们没有多余的柴火取暖,所以只能紧紧挤着,靠互相身体的热量尽量让自己舒服一点。

 几十人就这么挤着,坐在牲畜的干草料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

 大多是回忆自己往昔好日子,小部分在畅想儿孙在陕甘立功的功劳什么时候兑现,好剪了辫子去过正常人的日子。

 嗯,现在旗人都是没剪辫子的,因为莫子布不许他们剪。说实话吧,旗人本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山大王团伙,其中就有不少的汉人。

 现在一百多年下来,他们要把辫子剪了,往人堆里面一混,你根本就发现不了。

 所以莫子布不让他们剪辫子,就是为了把他们识别出来。

 这承德到赤峰的牧场中,每月都会发生十几起旗人剪了辫子跑出去,企图消失在人群中的案例。

 “哎哟,我要是早知道有这一天哦,我就该搞一大箱子烧饼藏起来,这金银珍玩被抄走了,但烧饼你总不能也抄走吧。

 这要留到现在,嘿,咱爷们一人两个,配点热水,吃个热热乎乎的,那多美!”

 有个爱新觉罗家的黄带子眯着眼,不住的幻想着。

 这围场放牧的日子可不好过,就没多少吃饱的时候,回想起昔日的富奢,他是十分后悔啊!

 “主子爷,奴才求您了,您可别说了,这馋虫都要从奴才嘴里给跑出来了!”

 又有两个饿的受不了的,一听黄带子那活灵活现的形容,馋的都快疯了,他淌着哈喇子不断哀求黄带子别说了。

 “别,别,别!”黄带子安亲王奇琨摆了摆手,“你可别叫我主子爷,你也别自称奴才,咱们啊,现在做梦都想当光中皇帝的奴才。

 再说了,这要被管事的知道,不又得大鞭子抽我脸呀!”

 奇琨是真怕,前些日子才有人‘主子爷’‘奴才’的互称,结果被管事的复兴公司皇家牧场经理给听到了,大骂天下只有光中皇帝才是主子。

 然后劈头盖脸给旗人们一顿好打,打的他们嗷嗷惨叫。

 奇琨也在混乱中脸上被抽了一鞭子,当时就肿了,疼了他十好几天,所以印象很深刻。

 “没出息!”一个古铜脸色,看起来原本是武将的旗人,鄙夷的骂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