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江河所至大帝国(第2页)
其余手上、胳膊上也满是老树皮般的伤痕,脸上则呈现出长期被海风猛烈洗刷的黑紫色。
这是一个国之干城般的英雄,或许他正在有些自卑于成了残疾人。
阿森再联想到他听说的李泰之勇猛,神电近卫牺牲之大,总共就去了三千人,阵亡和伤逝者就高达九百。
这一瞬间,阿森突然觉得,就算被李泰指着鼻子骂,也似乎不是什么大事,比起别人的牺牲,他遭受的这些小细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就是这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了拓殖天下的豪杰团队。
这不但是他们父子的保障,是大虞王朝的守卫者,更是整个中华的英雄。 一串串更密集的泪珠,从阿森的眼睛里流了出来,这次不同于他之前完全是演技,这次是真的真情流露。
“听说阿叔和英夷血战,把手和耳朵都打没了,阿森心里,实在难受。”
人与人的感情,终究是相通并能引起共鸣的,光靠演技要从心理上震撼交谈对象,还是很难。
所以阿森最开始哭,李泰完全没什么感觉,但现在一哭,被这句阿叔一叫,他的心猛的颤抖了一下。
“殿下,臣为国而战,无上荣光,些许皮肉伤,算得了什么!”李泰的态度,瞬间就软化下来了。
阿森却拉起他总是缩在衣袖里面的左手,轻轻揭开李泰遮着伤口棉布,看到伤口惨状,更是泪如雨下。
“这该死的英夷,害我阿叔没了手,害我多少叔伯兄弟为尽忠而弗孝,甚至葬身异国他乡。
森只恨年轻无用,不能跟叔伯兄弟们一起上阵痛饮英夷之血,拓地于万里之外。
是以今日看到诸位叔伯兄弟平安归来,我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高兴的是能与阿叔等这样的英雄相会,难过的是还有更多的中华豪杰,埋身在了异国他乡。
今日,我莫森不是什么大皇子,也不是什么陛下的使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华少年,请诸位叔伯原谅我的年幼,压抑不住泪水。”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又非常符合他的孩童身份。
前排听到的二三百人,当时就泪洒当场。
后面听到的,跟英国人三十米用火铳排队枪毙都没叫一声痛,此时却也咿咿呀呀的含泪跟着啜泣了起来。
“李宫使,请速回南京城,我听说今日城内的太学、高学、各类小学的学子们都在,就说我莫森请他们,请他们出城来迎接我中华的英雄。”
南京皇城李宫使看了阿森一眼,随后点了点头,立刻带着几个人,飞马赶回南京城去了。
而在他走后,阿森把旗帜从地上拔了出来,高高举起,“诸位叔伯,请随我入城。”
“殿下,这可有最少十六里地呢,这么远,这么大的旗帜可不好抗。”陈光东赶紧过来劝阻。
阿森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阿舅,会有人来帮我的,我想偌大的南京城,不会就我一个人崇拜英雄吧。”
南京紫禁城,乾元殿。
莫子布听到皇城使的回报,顿时哈哈大笑,“果然是我的儿子,知道帝王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是什么。”说着,莫子布摆了摆手,对今日值守的内廷侍从文官司翰林学士孙星衍说道:
“通知国子监祭酒钱樾,让他把南京应天府的太、高、小三学的学童都组织起来。”
“对了,顺便通知兵部尚书陈韶昶,让他把南京步军军官学院和狼山骑兵学院的军官生都组织起来,一起过去。”
八公里。
七公里。
三公里。
南京城已经在望了,阿森抗着大旗走了一个多小时,他浑身都被汗水浸透,几乎都要支撑不住了。
在他身边,吴文耀等少数几个勋臣子弟都围了过来,几乎是搀扶着阿森在往前走。
就在陈光东最为担心的时刻,只听远处传来了阵阵车轮声,一群穿着各式戎装的少年,出现在了他们视线中。
包括正与吴文耀争夺蒸汽机改进发明之法的钱绎也在人群中,这里全部是南京各勋臣高官甚至豪商的子弟,他们驾着家里的马车,赶到了这边。
“殿下,我们来了,我们来了。”这些十来岁的少年欢叫着,报上自己的家门。
阿森满是汗珠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仿佛看见了父亲正在皇城上冲着他笑,身后的将士们,应该也露出了笑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