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05章 东方大皇帝(上)(第2页)

 所以这时候要对着爱新觉罗家的人称呼为金,算是祝福,他们也挺高兴。

 奇琨也很高兴,拱了拱手不再言语,继续去干他的迎宾工作,没有丝毫的不满。

 车臣顺义王,也就是满清时期的漠北车臣汗车布登扎布,则转身往朝廷给他安排的车臣藩座次处走去。

 满清施加于这片土地的最后一些政治影响,终于将要消失殆尽了。

 公元1785年,五月十日。中华大虞光中十年,原满清乾隆五十年,农历四月初二。

 筹备了差不多九个月的承德朝觐大会终于召开。

 来自大虞天南地北的华人亲藩,蒙和朝泰四族镇藩五百余家。

 西南使司治下,东北使司治下,包括宣慰使、宣慰副使、宣慰同知、安抚使、镇抚使、土知州、土知县等大小两百一十六家各姓土司。

 缅王、阿洪姆王、琅公国(琅勃拉邦)、赛公国(占巴塞)这种外藩,全部到齐。

 此外还有英、法、(俄)罗,神罗、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使者。

 以及天竺地区迈索尔王国,海得拉巴王国、汉川省的缅王代表、阿拉干王代表,渤泥(文莱)苏丹、亚齐苏丹等,也都主动要求来觐见。

 ‘呜呜呜呜呜!’

 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悠长厚重,带着一丝丝远古呼唤一般感觉的牛角声仿佛从天边响起一般。

 观礼台上的嘉宾们立刻就站了起来,有些则开始到前边汇聚,因为这是皇帝将要驾临的标志。

 果然,随着牛号角声后,鼓乐声猛然奏响,在上百金甲武士的护卫下,皇帝按周礼,打黄罗盖伞,乘六匹白马组成的天子六驾,于一面红底金日月大旗下,缓缓而来。

 天子六驾行至皇帝将要登上的观礼台附近,车驾停下,莫子布身着十二衮冕长身而立。

 几个身着锦袍的内侍赶紧上前,其一高声喊道:“皇帝诏内外藩镇,勋臣贵戚,文武大臣上前拜见!”

 言罢,所有的五品以上的朝臣,各级藩臣,按序上前来,行叩首之礼参拜,山呼万岁。

 而这个排次也是非常讲究的,勋臣贵戚、内外藩镇在左,文武大臣在右。

 其中文武大臣按品级来,到勋臣、藩臣的排位就很有意思了。

 在最前面的,全部是内臣,领头者就是刚从兰州来的皇帝姐夫,原始大股东,西北使司总理大臣,夏国公李献文。

 其后各国公、郡公、侯、伯依次而立,在他们后面,才是华人亲藩之主,领头者乃是皇帝义兄,金国大王莫鐏。

 这位早年选的好,先给太上皇帝莫天赐当了养子,早早混到了莫姓,成了皇帝也必须要承认的兄长。

 后来又把整个柬埔寨交了出来,成功进位为了大王,可以说是非常的人生赢家了。

 华人亲藩后面,就是朝和蒙泰四族的镇藩了。

 别看这些人爵位听起来就猛,什么这王那王的,但这种王号,根本就不算多值钱。

 大虞朝光是有顺义王封号的,便有九位,政治地位上,与华人亲藩的方伯(封臣伯爵)相比,谁高谁低,都不一定。

 这些人中,排在最前面的,自然是皇帝的岳父,漠北鲜花乌云嘎的父亲,土谢图顺义王车登多尔济。

 在这些镇藩后面,才是缅王、阿洪姆王、亚齐苏丹这种外围,甚至要被消灭的势力。

 至于迈索尔王国、海得拉巴的代表嘛,他们还没资格当臣。

 “金王兄长,且到前排来,你是宗室之长,怎能在这些小辈后面。”莫子布站在最高处,对着远处跪在地上的金国大王莫鐏招了招手,随后又对身边内侍说道:

 “且引金国大王至琼国公上首,此皆朕之兄长。”

 此时的大虞朝中,爵位最高的是在欧洲的三哥莫子溶,他是内臣中的第一,也是唯一一位亲王爵,封鲁王。

 第二高则是仪仗、赐服等享受亲王待遇,诏敕制等称琉球王,但实际上是郡王的琉球郡王的国姓穆,也就是原本的琉球王尚穆。

 剩下的,就是皇帝姐夫夏国公李献文,长兄琼国公莫子潢,次兄蔡国公莫子淌。

 以及在天竺打赢了英国人的越国公陈联,还有郑信长子,挂名南洋总理大臣,但并未赴任的成国公郑淼(阿水)。

 而此时,鲁亲王莫子溶在欧洲没回来,琉球王国姓穆根本没资格到最前面来,位次还在郡公之下。

 所以莫子布说金国大王莫鐏是他兄长,还让他长兄琼国公莫子潢之下,算是极大的礼遇。

 也表明未来华人亲藩的最高级别大王,也就是能相当于内臣世袭罔替国公这个层面了。

 莫鐏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曾经被暹罗人赶下过王位,遭遇内乱差点就成了柬埔寨王室独苗,给太上皇当过养子。

 在最关键时期抓住机会,以极大毅力将柬埔寨国,交给了朝廷为他准备的金国幕府统治。

 可以说,那是什么风浪都见识过了,简直稳如老狗,所以他知道,这是什么时候。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是封神榜中姜子牙封神的时刻,不需要假装推辞,也不需要什么惶恐,赶紧上来卡位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还排在他上边的那位,莫鐏悄悄看了一眼,就立刻收回了目光。

 这可是不单单是皇帝的姐夫那么简单,李献文还是原始大股东,最开始股份比皇帝都多。

 在大虞朝的地位,除了皇帝和太上皇,就不会有人能超过他了。

 莫鐏想的没错,莫子布就是在完成封神榜,用这次的座次,彻底明确之后的爵位地位高低。

 如今大虞朝内臣中,通行亲王-郡王-国公-郡公-侯-伯六等勋臣和定国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四等民爵。

 内勋臣还要分世袭罔替和三代代降两种,前者全称要加世袭罔替四字,后者加开国二字。

 华人亲藩则是大王-大公-君侯-方伯-君子-君男-宣慰使-镇守使八个等级。

 所以严格来说,比如吴让的宋城侯,实际上要叫宋城君侯。

 如果转为内臣,全称就会变成世袭罔替宋城侯或者开国宋城侯两种。

 这次莫子布让亲藩中最高等级的金国大王立于内臣国公之位,也就表示着,亲藩大王在国内的政治地位,约等于世袭罔替国公。

 至于镇藩,这种新收归国家,藩主绝大部分不是华人的,名头听着唬人,什么顺义王、顺宁王、顺治王再到最低一级都是忠顺侯,但实际上,他们的政治地位真不高。

 比如莫子布又召上前,命他立于内臣伯爵之下的土谢图顺义王车登多尔济,他这所谓的镇藩王,实际上地位还比不上一个内臣世袭罔替伯爵。

 至于其他的缅王、阿洪姆王,听着更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根本没人那他们当盘菜。

 他们连藩臣的资格都没有,王室赐姓都混不上,纯纯外面野孩子,有些甚至还是注定要被抹除的对象,比如渤泥苏丹和亚齐苏丹等。

 确定了勋臣地位,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歌功颂德环节。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暂时还没成为华人的日出之地四省,半岛南北两省,以及两南行省的土著士人,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应制诗,兴高采烈的出来颂唱。

 嗯,是的,目前在广南和日南两省,还是有土人的。

 只不过这个土人,可跟原本的越人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