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这是属于汉唐的一天
(这章有点风险,我把亚齐换成了亚彻)
董金凤正了正脑袋上的凤翅盔,又把胸前明光铠上沾的些许灰尘擦了擦。
这种明光铠又与历史上的明光铠稍微有些不一样,它借鉴了欧洲的整体板甲技术,使得胸前的护胸和护心镜基本融为一体,在事实上成了板甲。
但其实,这种装备并不适用,它太重了也不怎么灵活,扛得住钝器,也有可能扛得住远距离铅弹,但肯定扛不住抵近射击和炸弹。
或者说,在目前的时代,所有的铠甲都在迅速失去作用。
就以目前的大虞军中为例,还装备铠甲的,就只有胸甲骑兵了,整块板甲能帮助他们在冲锋的时候抵抗一下流弹。
同时,兵部也还存了几万套的棉甲、锁子甲等,专门用来跟某些还以冷兵器为主的某些地区作战。
比如虾夷人,比如阿洪姆变民,比如外东北某些还在跟福康安混的野鞑子。
使用面积如此狭窄之后,铠甲的重要性自然就急速下降,现在几乎成了一种礼服。
而从礼服来说,明光铠凤翅盔等等,可比棉甲看起来拉风多了,特别是在旗人大规模用过棉甲,使得棉甲带上了一层鞑子属性的现在。
所以,现在大虞朝铠甲流行的潮流是,专门用好钢打造一套唐宋时期,外形拉风的铠甲,就比如董金凤穿的这种。
“将军,城内果然有大食士兵,他们被堵在了港口西面的山包上,遣人来请降。
说只要我们放过他们,他们愿意为每个人付相当于一百银元的赎金。”
董金凤狡诈的一笑,“他们有现钱吗?”
“没有,但首领倒是很讲义气,他愿意带人留下,让几个军官回大食去筹钱。”
“唔,不同意,太远了。”本来想先骗一波赎金的董金凤摇了摇头,随后对身边的黄仁勇说道:
“带十门野战炮过去,把这些杂碎轰下来,我要用他们脑袋,放在京观的最上层。”
说完,董金凤咧嘴一笑,“在西北的时候,老子就想这么干了,但是陛下不同意,说大陆二十八省还是不能这么搞。
那现在这苏门答剌不属于二十八省,甚至不在帝国行省范围之内,想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上面的统军是皇汉,下面的参谋和其他军官自然大部分也是,有人显得有些担忧。
不过不是担忧事情影响不好,而是。
“统军,咱们汉人多少年了,恐怕自唐季之后,就很少有这样征伐外域大胜筑京观的时候,没经验啊,别到时候下面的士兵干不好这活,筑一半就给垮了。”
“是啊,十来万颗头颅呢,没点经验可干不好!”
董金凤点了点头,沉重的叹息了一声,“自大唐衰亡,我华夏就进入了下行之期,祖先的荣光已经凋零将尽,甲申以后,东虏统治的这一百多年,更是饱受摧残。
到了如今,竟然连筑京观的能力都失去了,唉,何日.何日才能重现汉唐的荣光啊!”
“董将军勿忧,哈哈,我有一侄在嘉定太学天工院建筑系就读,他和他的同学,已经被我叫过来了。”
哈哈笑着大喊,还一瘸一拐走过来的是新安君男韦大,他腿瘸了上不了战场,就跟着大军做些其他工作。
而之所以韦大这么上心,同样是屁股决定脑袋。
什么地方最容易产生皇汉,甚至是这种极端的皇汉?
那就是除了最核心的江南、岭南、湖广、川陕、山河四省之外的地区。
倒不是说这些主要省份的人中没产生皇汉思想,而他们在解除了满清奴役之后,就没有多少直面来自异族威胁的时候了。
而目前又是经济恢复的上行期,每个人都在忙着为妻儿子女积蓄财富,忙的不可开交呢。
特别是那些日子相对好过的省份,大部分人跟着喊两句没问题,可不会真的有人去把这当事业干。
但除开这些省份以外,其他地方可都是皇汉的大本营了,至少是非常推崇这套,也愿意付诸实施。
因为这些行省,要么是宗教文化矛盾尖锐,要么是要拓殖占领其他地方,要么是新近收服的东洋五省有点皈依者狂热。
他们有现实利益,也有精神需求来当一个皇汉。
什么?你问韦大一个瑶人,为什么要当皇汉?
他当然会当,第一,人家现在自认是汉人,还认为所有壮人和瑶人都是汉人。
嘴边常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韦家是大明孝宗皇帝的外家,孝宗皇帝是瑶人的外孙。
第二,这皇汉根本不会伤当韦大分毫,反而还会给他带来好处,因为皇汉针对的是向外扩张,不是要在国内搞民族斗争。
他们的要求,其实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汉之臣妾等等,这些老生常谈。 皇汉的这种对于开疆拓土的强烈欲望,以及杀光拓殖省份土人,把未来都留给子孙的操作,与韦大的利益,几乎完全一致。
这要是还不去当皇汉,韦大才是傻子呢。
“哈哈哈,还是你新安君脑子活,那就开始吧。”说着,董金凤大手一挥。
“传令各军,捣毁城内外所有的寺庙,除了十二到三十二岁的女子,余者鸡犬不留,把他们的脑袋,全部砍下来,垒成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