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钟声回荡弃子归(第2页)
并不是高类思运气不错,而是实行钓鱼计划之后,每到危险最大的月份,陈光耀都会带着使司衙门的吉北铁骑和瑷珲箭筒士这种标兵到庙街巡视。
而每年这个时候,庙街安抚使的镇兵也都会动员起来,配合总理标兵进行增援新湾镇的演练。
所以三月底到四月底,陈光耀肯定是会在庙街的。
听到福康安已经派人来了,陈光耀对着身边的明德一笑,“傅将军,看来你可以少走一截路了。”
在大虞朝,其实对于头发服饰和姓名管的不严,但剩下的旗人们还是主动向汉人靠拢了。
傅恒所在的富察氏,也直接改成了傅氏,而陈光耀叫明德傅将军,并不是明德有军职,而是他有一个最低等的爵位奉国将军。
明德这人,为人处世相当圆滑,谁他都给三分面,留一条路子,属于是那种典型的满嘴吉祥话旗人。
当年他做云南巡抚和云贵总督的时候,看在每年三万两银子的分润上,还是河仙王的皇帝让他封锁边境抓走私犯就抓走私犯。
让他派官吏越境去摧毁其他土司的玉石矿场,他二话不说上去就打。
要买点硝石,那也是不含糊,虽然不可能足量给,但至少会给超过五成。
后来又杀了朱珪主动归顺。
所以明德投降后不但没被抄没家产,还获得了一个奉国将军的爵位,跟东北总理大臣陈光耀也有点交情,算是旗人中混的非常好的了。
听到陈光耀这么说,明德略微弯着腰嘿嘿一笑,“中堂大人,您可别小看我这弟弟,如果他那盛气凌人的公子爷脾性被磨消去了,那就真真是一员虎将,至少能做一个您麾下的方面大将!”
说话间,高类思已经被带进来了,陈光耀淡淡一笑,接过幕僚递来的福康安书信对明德说道:
“百闻不如一见,你那弟弟值不值得陛下宽宥,就看他会说在这封信上什么了。”
三分钟后,陈光耀眼里看笑话的神色没有了,他摸了摸下巴,对明德说道:
“福康安确实有点本事,陛下常说的为帅者之大局观、洞察力和计算能力,他都有了。还猜到了我是用蒸汽机船队快速运兵,不错。”
“福康安真的能出动一千精兵拦住罗刹人后路吗?”说完,陈光耀又看着跪在地上的高类思问道。高类思间谍出身,还是粘杆处特别培养的,大虞朝勋臣贵戚的公开信息他不知道背过多少遍了。
是以他并未因为对方是一个郡公,还被打发到东北使司这种苦寒之地而小看陈光耀。
高类思知道,大虞朝真正得到皇帝信任的方面大臣只有两个。
一个是皇帝姐夫,开府宁夏郡王,西北使司总理大臣,越国长公主驸马都尉李献文。
另一个就是眼前的嘉定郡公,东北使司总理大臣,左将军陈光耀了。
甚至李献文都只是因为是原始股东所以位高权重,陈光耀那是硬生生靠着几次救皇帝的命,从小就护卫在皇帝身边,出生入死而坐稳表弟这个称呼的。
那么,皇帝对这个表弟有多信任呢?
前年,因为陈光耀镇守东北没多少出彩的功劳,承德大会上没法晋升爵位。
皇帝于是专门请太上皇帝下诏,请皇帝封陈光耀的母亲陈氏为固始大长公主,与莫子布的亲姑姑一起受封。
这是大虞朝唯一不姓莫的公主,这表明在皇帝心里,是把陈光耀当亲弟弟看待的。
是以别看东北荒凉,陈光耀地位可不低,皇帝对他非常信任,把所有权力都给了他,跟东北王没区别。
这种人物当面,高类思自然要细细斟酌才会稳妥回答,“能,岭北诸部苦罗刹久矣,做梦都想赶走罗刹人。
这罗刹人形如恶鬼,岭北诸部则与我汉家长相相似,只看外表就知道亲疏远近,
且岭北诸部连穷途末路的福康安都能奉之为主,可见已经相当窘迫了,巴不得朝廷拯救他们于水火。
因此有朝廷撑腰,福康安一声令下,一千勇士完全可以聚集。”
陈光耀听高类思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也不禁点了点头。
东北使司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太苦了,根本没多少汉人,这高类思在中原只能做个小官甚至吏员,在东北黑吉两省,那多少是个才学之士啊!
“你还说,可以截胡罗美公司,这有什么好处吗?”陈光耀又指着高类思上报另一件事问道:
“鄂温堡就已经是极北冰天雪地了,罗刹人所谓的勘察加据说常年封冻,陆上冻土万年不化,只能通过海船到达。
这罗美公司发现的土地比这还要靠北,有什么意义?”
高类思闻言,开始在衣袍内部摸索了起来,不一会竟然摸出了一张地图,看那样子,好像还是他自己画的,涂涂抹抹的地方不少。
果然是专业干间谍出身的,确实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