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45章 莫氏祖传孝子是怎么练成的

 第645章 莫氏祖传-孝子是怎么练成的

 人可以倒霉,但至少不应该这么倒霉!

 莫三哥站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考登山上,欲哭无泪。

 巴士底狱被攻击了,法兰西的大起义,大革命正式开始。

 这个世界上三大列强之一的大帝国,产生的剧烈动荡,让整个欧洲都开始颤抖。

 而莫子溶莫三哥,遭受到的就是这震荡波的第一棒,被打的眼冒金星。

 因为他的下尼德兰是跟法兰西关系最亲近,接受法兰西进步思想最多的地方。

 而且,由于他刚刚平定布鲁塞尔人的抗拒,据说在法兰西已经被传言成了镇压人权与自由的邪恶刽子手。

 可以想象,只要法兰西的革命者们一上台,第一个遭受他们攻击的目标,一定是还没有坐稳下尼德兰亲王位置的莫子溶。

 下尼德兰这个所谓法兰西家门口的垫脚石,但凡出门都要踩一脚、抽一耳光的含金量,就是这么足。

 “父亲,形势更加危险了,法兰西到处流传着我们要派出三卫军到巴黎,去帮助姨夫路易国王陛下镇压革命者的谣言,巴黎的街头,已经出现了丑化你的漫画。”

 还挺有牌面,明明就几千军队,实力连葡萄牙国王都赶不上,竟然都混上大魔王的座次了,匆匆赶来的莫公泽为自己老爹莫子溶,送上了最后一击。

 莫子溶苦笑一声,指着自己的鼻子,对儿子说道:“有这样的大魔王吗,兵不足万,将不过三五员,哪家的大魔王就这点实力的。”

 莫三哥真的麻了,面对就儿子和妻子以及几个私生子在身边,他难得卸下伪装,露出了最软弱的一面。

 “在我放弃经营特兰西瓦尼亚的时候,你们的大皇帝五叔就取笑过我。

 他让莫善宗带话给我,说我就是个治国比宋徽宗稍强,但艺术天分远远不如。

 同时艺术天分比猫奴皇帝朱瞻基强一点,但治国又远远不如的银样镴枪头。”

 你别说,莫子布这评价还挺准确,莫子溶真就是个完美介于宋徽宗和明宣宗之间的君主。

 治国和艺术分别比明宣宗和宋徽宗弱,但反过来比艺术和治国的话,又比这俩稍强。

 莫公泽有点想笑,他的几个私生子哥哥也憋得有些辛苦。

 此时,中华文化属于一等一的强势文化,欧洲即便法兰西这么骄傲的,也对中华文化,不管是实际上的,还是他们欧洲人臆想的,都相当迷恋。

 特别在莫子布登位之后,开始有意打造文化输出,效果更加明显。

 所以哪怕远在欧洲,莫子溶的嫡子和七个私生子,以及六个私生女都接受了完备的中华教育。

 莫子布每年科举之后,就会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两到三个前往欧洲。

 除了让他们进修和游历增长见闻以外,最重要的工作是给莫子溶这一票儿女教授中华文化和知识。

 三哥一家,可是莫子布在欧洲最大的投资。

 别说那一年十七万吨排水的贸易额,就单是莫子溶的鲁王爵位,大虞朝廷每年就要付出三万银元年金,鲁王幕府文臣武将和三卫官兵的晋升、军饷也是一大笔开支。

 虽然这些钱,位于安戴省彭州府的鲁藩国会负担七成,但这彭州府,也是从帝国的领土上划分的不是。

 所以让莫子溶这些儿女接受正统、完整的中华教育是必须的,莫子布还指望着这些侄子、侄女们心向中华,在欧洲给他兴风作浪呢。

 在这种教育下,莫子溶八子六女,与位于东方的大虞皇室子弟,除了相貌上的差异外,没什么区别。

 都会说流利的南京官话和广府白话以及一定程度的闽南话,都熟读基本的儒家经典,系统学习过中华历史。

 其中莫公泽天赋最高,语言上一比吊糟用的比莫子溶都熟练。

 书法上师法文征明,由文家后人亲自手把手教学,一手文氏小楷称得上温润秀劲,法度严谨。

 他还模拟着明代科举做过八股文,被驻泰西全权大使曹振镛恭维为有江南茂才的本事。

 “父亲,皇帝陛下这可不是奚落,我华夏从古至今数千年,能望明宣宗项背者,至少也是个守成之主。

 至于宋徽宗,如果不是女真金国突然崛起,实非亡国之君。”

 确实学的很有水平,在这个信息获取非常逼仄的时代,远在泰西,没有去过中华却能说出这番话,不下功夫可不行。

 不过莫子溶听儿子这么说,还是在苦笑,“老子原以为在这泰西闯下如此天地,不是唐宗明祖,那也得是个先汉文景,后汉明章吧。

 结果,连你小子也认为老子不过是个稍强的宋徽宗。”

 “父亲,宋徽宗可没有您这样坚实的后盾,在这欧罗巴洲,有了中华的支持,宋徽宗也能闯出一片天。”

 接着说话的,是莫子溶的长子莫公澹,他的母亲是伊丽莎白女大公的闺蜜和女官,佩列格里尼伯爵夫人约瑟芬。

 莫子溶闻言,心情总算好了点,他看着眼前跃跃欲试的儿子,若有所思。

 此时的欧洲,由于之前生产力太低,养不起太多的贵族,不能放任贵族子嗣大量繁衍,免得到时候封地都不够,农夫也活不下去。

 同时也有教宗需要用这种手段,影响贵族们的婚姻和传承的因素。

 所以在欧洲,非婚生子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连血脉和姓氏都不能继承。

 但在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是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

 每两三百年,从皇室到贵族都要洗一次牌,因此并不怎么看重嫡庶这些玩意。

 莫公澹这种的,在欧洲是连姓氏都不能继承的边缘人物,但是在中华,可是能被正牌当成王子,有资格封郡王的。

 所以,莫子溶的这些私生子女们对东方故乡十分向往,不说回东方当贵族,就是把东方大皇帝五叔哄开心了,给弄个互通的伯爵爵位,那也美滋滋啊!

 “父亲,孩儿愿意回一趟故乡,去向太上皇祖父和皇帝陛下面陈泰西欧罗巴的乱局,为咱们家拉来更多的支持。”

 果然,莫公澹下一句话就暴露了目标,他想回中华一趟,顺带给自己捞好处。

 作为莫子溶唯一婚生子的莫公泽也不反对,因为他的地位无可撼动,那位大皇帝五叔心里明白着呢。

 他莫公泽身负东西两大帝国的血脉,驱逐鞑虏的莫氏和用床上政治给大半个欧洲都当过国王的哈布斯堡家族双剑合璧,这身份走哪都好使,比他父亲莫子溶还好使。

 谁能替中华在欧洲当稳钉子和搅屎棍,舍莫公泽其谁!

 而就在莫子溶父子几人不断商量着如何采取进一步动作的时候,巴黎传来的消息,愈发劲爆。

 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守军长官洛奈侯爵贝尔纳.儒尔当被杀,脑袋被革命者砍下,穿在长矛上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