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你这皇汉,疑似有点温和了(第2页)
“今日是哪位阁臣在文华殿当值?”
莫子布还是决定要用董金凤了,因为李兴泰这一派太古典太慢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慢慢去经营。
从地图上看,圣彼得堡距离咸海也不过一千八百公里,要是从克里米亚,甚至伏尔加河流域算就更近了。
而大虞哪怕是从兰州到咸海,也有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考虑到兰州都不足以作为后勤保障中心,补给距离还要更远。
这每远一公里,就会抵消大量的大虞国力,到了咸海周围,大虞就不一定比罗斯帝国的能量大。
因此要避免跟罗斯人进入他们最擅长的泥潭烂仗,就要抢在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前,造成既定事实,再来跟罗斯人谈判。
所以,董金凤还是得放出去,让他们帮着李兴泰加速一下进程。
“回陛下,今日是武英殿大学士郑公在文渊阁值守。”
如今大虞的外朝,也发生了很大变动,由于皇帝自有内廷行政,并不完全依靠宦官。
而外朝权力被拆分了一些,同时事务却更繁杂了,是以不可能继续实行明朝的披红、票拟那一套,而是跟晚清很相似了。
首辅大学士已经名正言顺的称丞相,其余四个原本的大学士,各分管一部分实权部,与五军都督府改革成的枢密院之枢密使一起,组成内阁。
形成了丞相、枢密使、四个大学士组成的真正内阁。
朝中非重大事务,只需要三日派一阁臣向莫子布汇报,每月初一、十五两日集体向莫子布汇报就行。
这也是莫子布在用内廷割走一部分权力,又加强陆海军实力,还默许共和议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外朝仍然相当稳固的原因。
因为文官,真正得到了治理国家的权力,一般事情甚至都不用通过皇帝,大虞朝的文官之首,那就是真正的丞相。
而武英殿大学士郑公,就是分管兵部和刑部的郑锦水,莫子布自己的半个儿子。
“快,让他到御书房来。”莫子布大喜,立刻让内侍去召郑锦水过来。
半晌后,郑锦水沉思片刻后说道:“要启用董金凤,难处有二。
罗丞相轻易不会松口,因为董金凤这样的军将,对于文官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
刘文华(次辅文华殿大学士)与董金凤也没什么交情,不会给他说话,陛下如果要重新启用董金凤,恐怕就要帮助丞相一把。
而枢密院那边,董金凤两年前平定亚齐之乱临行时,因为军将调遣问题,酒后辱骂枢密使武文勇是交趾猴子,气得武枢密使提着刀要去找董金凤拼命,还是臣拦下来的。”
你他妈的!
莫子布无语的拍了拍额头,董金凤这家伙还挺能惹事。
这武文勇本来就因为出身而对这种话相当敏感,你还去骂他交趾猴子,这仇结的可不小。
但有什么办法呢,董金凤还是要用。于是,莫子布先把复兴公司总裁官潘有度召了进来,让他去跟江南、闽东、闽南、潮汕、广府等各处的大商人沟通下,闹共和议会的事暂缓一下,以此换取丞相罗芳柏支持董金凤复出。
然后又让自己的宠妃安嫔吴氏,给在南京的枢密使武文勇写信劝说。
安嫔吴氏是新任礼部尚书,原安南大儒吴时任的女儿,她与武文勇的续弦是堂姐妹关系。
由她写信来劝,最为合适,想来武文勇再是愤怒,皇帝和妻姐安嫔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最后莫子布又命人将被拘在国子监读书的董金凤召过来,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以后给我管住你的嘴,管住你手下的兵,不要让他们完全变成只知道杀人的蠢货,老子能保你一次,保你两次,但不可能保你一辈子!”
莫子布对董金凤还是有点感情的,他至今还记得,自己沿大运河北上,董金凤与杨开甲各率数百淮上健儿,策马来迎的场景。
那是莫子布这个出身极南的皇帝,第一次受到来自北地汉子的纳头就拜。
董金凤也知道自己犯了错,哭得稀里哗啦的,莫子布其实还想骂两句,但又怕骂太狠把这家伙吓住了,不敢在河中大手大脚,于是只好忍住。
。。。。
漠北,色格楞河。
此河在贝加尔湖以南,历来是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盘踞之地。
每当他们打不过中原王朝,或者损失太大的时候,都会回到这里舔舐伤口。
不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就成了罗斯帝国的领土,本地的布里亚特人等土著,都成了罗斯帝国的奴隶。
这也是满清能牢牢控制漠北的重要原因,因为罗刹人堵住了蒙古人的后路,与给罗刹人当奴隶比起来,还是给满清当狗要舒服的多。
不过,在这个时空,等到大虞来了之后,蒙古人惊喜的发现,大虞比满清还好,虽然在事实上还是当狗,但这个狗,已经可以形容为鹰犬了。
因为大虞完全把蒙古人的束缚给放开了。
现在的大虞,在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双重套。
军事上蒙古各顺义王到忠顺侯都必须要出兵番上宿卫,蒙古最能打的两万人,都在皇帝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