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太想进步了(第3页)
不过不是俘虏,也不是对面的人,这些人就是端廷德温口中那些从华人南下中受益的骠人中间阶层。
他们没有跟随孟云,而是在朝廷大军一路逆水而上的时候,就来主动投靠。
他们认清了形势,太想进步了。
“动手吧,这是对你们成为华人的最后一次考验,帝国需要你们献上忠诚。”陈光泰对着跪在地上骠人首领们说道。
这些人本来好多都过了语言和风俗关,只不过儒家经典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有些人卡了五六年都过不了关。
而面对这种确实准备投靠,也有资格投靠,但卡在脑子笨这一关的人,让他们立功以此为由免去最后一关,就是基本操作了。
当然,可以当华人的只有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妻儿子女,其他的,别想沾光,华人身份可没那么好得。
“谢君侯大恩!”相当标准的南京官话口音响起,脸上不约而同都是一脸的渴望。
。。。。
阿瓦城头,孟云看着河对岸的骠人被各种杀戮,大金沙江(阿瓦以上伊洛水称大金沙江)中万头攒动的沉浮,一点表情都没有,非常的淡定,好像被杀的人不是他的子民一般。
不光他这样,心腹枢机大臣端廷德温也是这样的表情。
半晌后,孟云才慢悠悠的说道:“这一战,所有人都会认识到根本没法反抗了吧。
除非天朝发生剧烈动荡,不然汉人就会是东方世界的绝对主宰了,没人能反抗他们。”
端廷德温听到孟云这么说,一反常态,没有像往常那样摆出谦卑的臣子姿态,而是用一种相对平等,没有那么狗腿的语气回答道:
“是的,他们本来就该是主宰,当年如果不是大明看不上这块地,舍不得扔一个皇子到这坐镇,早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或者说,大清是个汉人政权,辛骠信时期,咱们就该变成帝国的一部分了。”
端廷德温之所以这会把自己姿态拔高了一点,就是因为他非常了解他的王上孟云。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有手段,但又绝不会为了什么理念而殉道的人。
他刚才的这番话,不是说给自己这个宫廷大臣听,而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孟云,在暗示他自己,没有挣扎的可能,可以投降了。
果然,下一句孟云就自言自语的说道:“若是此时能有一帝国大员前来,我就该跪地求饶了,有这样的臣子在,皇帝陛下该是何等英明。”
端廷德温缓缓摇了摇头,战斗都没结束,怎么可能有人过来,没有谁会拿自己的命来开玩笑。
然后,就在下一秒,端廷德温就看着远方愣住了。
孟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数十骑兵簇拥着一员身着蟒袍的大员过来了。
孟云拿出望远镜仔细一看,蟒袍大员身后立着王命旗牌,两边上书:
‘总督汉川各处及阿拉干国提督军务粮饷刑名兼巡抚事’
‘钦命持节皇恩天眷光中复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华亭伯’
孟云听着远处的枪炮和厮杀声,被震惊了半晌没有说话,直到这数十骑快要靠近城墙后,这位缅王竟然开始当众脱掉自己身上的袍服。
边脱,他还问身边的端廷德温,“南洋素有传言,本王祖宗是自南中南下,被诸葛武侯七擒七纵的孟获之后裔,如今子孙迷途知返,应该能有一线生机吧。”
端廷德温也毫不掩饰的嘿嘿一笑,“王上,臣家族也是从南中大理府南下的,八世祖乃是大理段氏苗裔。
而大理段氏出自武威段氏,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段太尉,正是臣之老祖宗。”
说着,端廷德温看向了远处的修罗战场,那些顽固派应该都被杀的差不多了吧。
他现在做出成为汉人的决定,终于不用担心被激进者拿刀冲进府邸砍死了。
“好叫王上得知,臣在去昆明进学时,已在大理府认祖归宗了,早已不叫端廷德温,而是段德温了。”
‘我艹你妈的!’
孟云在心里破口大骂,好在老子没有听貌温他们的,真要选择顽抗,不知道会被你们这些狗东西卖得有多惨。
恐怕现在已经在大金沙江中沉浮冒头,或者在阿摩罗补罗宫放一把火烧死全家了。
不过心里骂归骂,孟云面上可没多少表情。
因为他明白,他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去南京当寓公,而端廷德温,至少是有官可做,未来说不定还有仰仗的时候。
“原来咱们君臣都是汉家苗裔,正好可以依了汉家古礼,肉袒牵羊出降吧。”
说话间,孟云已经把上衣完全脱掉,手一挥,数十个他绝对信得过的武士,就先把他围了起来。
虽然不肯投靠的都被江对面被汉军杀戮,但还是要防着城内还有顽固派,可别没死在汉人手中,反而被自己人搞死了。
看到孟云还是这么谨慎,端廷德温也放心了,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一起去打开城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