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664章 还敢小瞧天下英才吗(第3页)

 再说了,就是有什么不妥,看在鲁王三叔面上,你到了南京最多也就是挨两句骂。

 当然要记住,这皇命旗也不要再打了,路上也别耽搁,抓紧去南京面圣吧。”

 莫公泽这才放心下来,他干脆对莫公柏说道:“兄长,那我也不去南洋了,直接走内陆去京城吧。”

 莫公柏想了想,也对,要是走海路自南洋去南京,前后水陆加起来怕不得有一万二三千里。

 而自此处,经云贵入湖广,而后顺江而下,不过六千余里,要节省一半的路途不说,还没有海上那么危险。

 “那感情好,为兄也正好要去贵阳,这一路来,你我兄弟就可以彻夜长谈了。”

 。。。。

 南京,紫禁城,文华殿。

 莫子布回来了,也看到了足足十本孟云的奏疏,或者直接点说,就是求救信。

 当然,在他见到这些求救信之前,孟云被拿下,并且配合陈秋泽发出的最后一道,表明是贡榜王朝王族貌温造反,陈秋泽是去平定的奏疏也到了。

 同时到的,还有南中总督莫公柏和汉川总督陈秋泽自己上的奏疏。

 莫子布仔细看了看,对面前的内廷枢机大臣林通说道:“陈秋泽还是太年轻了,他本可以不用如此激进。”

 林通笑了笑,对莫子布说道:“京城与南洋相隔两万里,朝廷中大部分官员,根本不知道南洋是个什么情况,就算知道,他们也没有切肤之痛。

 那么出于本能的同情,他们是肯定不会支持陈秋泽的,哪怕情况再是紧急,也依然会有反对的声音。

 汉川省初立时,黄真黄老君侯,勃固侯苏基,都几次上书朝廷,请发兵解决骠人问题,但最终都没有通过。

 所以这次,是臣支持陈秋泽先斩后奏的。”

 莫子布点了点头,林通其实没说的很明确,这实际上不止是什么出于同情,而是还掺杂着朝廷各派系之间的争斗。

 以及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内部对于每年花费上千万银元推行过番拓殖,已经相当抵触了。

 在他们看来,缅王孟云不用动刀兵就能解决,那么就宁愿拖一拖,不要动刀兵,免得预算又要赤字。

 莫子布心里清楚,帝国过番走到这一步,人口洒出去了两千万,现在基本又处于一个平衡期了。

 即国内日子还过得下去,民间过番拓殖的愿望并不强烈,而同时,朝廷主导的补贴,也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特别是如今西北战事马上就要打响,过番补贴势必要削减大半,不然很难争取到朝廷内外全力支持西北战事。

 当然,要怎么削减,削减多少,那就得等召开阁臣、六部、宗人府、内廷转运司一起开会来讨论了。

 好吧,莫子布默默地把奏章收了起来,陈秋泽怎么处理,他还要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虽然手段不太能让人认同,事情却是办好了的。

 “你我看似君臣,实则家人,有话足可当面直说,尔怎么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自污。”

 莫子布确实有点不理解,林通包庇陈秋泽,其实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他在自污。

 林通想以此时作为污点,在年富力强的四十五岁就退下去。

 “陛下,臣是莫氏家仆出身,命都是太上皇救的,所以在外人眼中,臣就是陛下的真正的爪牙。

 四年前我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便是因为必须要向外朝让步,陛下怜惜我,于是任命为内廷枢机大臣。

 可是这个职务,臣做了四年,心惊胆颤了四年,再做下去,臣就要有党羽了。

 我知陛下怕我多心,不忍裁汰,臣也担心壮年便退,有伤陛下识人之明与宽宏气度,是以干脆自污,那么从此以后,就可以退下去了。”

 四年前林通丢了丞相宝座,原因就是因为莫子布必须向外朝让步。

 因为他要通过让步,换取外朝不阻拦他把财政向过番和西北、东北战事倾斜,以及对科举、税收等方面的大规模调整。

 可要是在外朝不阻拦的情况下,林通这个莫氏家奴却是丞相,牢牢掌握着外朝,这成什么了,不就跟满清皇族内阁是一回事了嘛。

 所以林通当即就辞了丞相之位,连递补进去的郑锦水,也是在内阁当泥菩萨,很少发表意见。

 而林通就任内廷枢机大臣后,压力立刻就朝他涌过来了。

 他林通这样一个出身莫氏家奴,是皇帝心腹元从开国功臣,当了外朝丞相后又来当内廷枢机大臣。

 全天下最位高权重的位置他轮流转,想没有朋党都难,而且很多来靠近林通的,心思可都不简单。

 是以林通干脆自污,先把自己整下去,免得党羽过多,尾大不掉,啥时候把他给害了。

 “也好,那你就去三忠祠太学做山长吧,南洋第四批橡胶引种完毕。

 其种植技术、硫化橡胶的研发改进,是三忠祠太学负责的,你去督促一下。”

 莫子布想了想说道,此时南洋已经开始出现黄包车,那就是因为橡胶已经引种到南洋快六年,马上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且原本从南美进口的橡胶,通过莫子布亲自干预和实验,可以做轮胎、手套等的硫化橡胶已经出现,就等量产了。

 “橡胶此物,用处广泛,很有经济价值,若是南洋能多一份这样的产业,将可以在朝廷削减过番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增加南洋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愿意过番。

 正适合你去管理,这可不是小事,是国家大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