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大石林牙的遗泽(第2页)
这些讨厌的家伙,说是信奉真主,但总是把真主当成库特,还叫伊玛目为巴克西,简直就是异端,如果不是用得着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给杀光才好。
此时的柯尔克孜各部,还保留了大量的萨满教习俗,库特是一种他们崇拜的圣物,有点天神遗落的希望之载体这种意思。
巴克西就是萨满,能支配万物,呼风唤雨,祈福祛灾。
而且这些喀尔提锦人喝着喝着就喝大了,也忘记,或者有点故意示威的意思,他们的巴克西们又出现了,在酒宴中载歌载舞,为喀尔提锦人祈求神灵赐福。
这哪是浅信啊,这他妈的就是表面说信真主,实际上还是萨满教那一套。
阿里姆王子脸色铁青,但还是咬着牙什么话也没说。
看到这一幕,喀尔提锦布鲁特的冲巴噶什、乞卜察克、乞塔三部头人们对望了一眼,心里更加确定浩罕人是遇到大难题了,不然不可能面对这种个场面,还能忍得住。
柯尔克孜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满清称这些在疏勒(喀什)以西、以北的部族为喀尔提锦布鲁特三十子。
他们虽然在历代疆域图上并未被标注到满清国土中,但确实一直受满清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理,还授予了官职,每年都要分批去喀什噶尔述职进贡的。
“不知道这大虞比之大清如何,要是他们有大清一半的强大,我们就最好还是小心着点,别被大皇帝当成浩罕叛贼一伙的了。”
乞塔部头人局尔罕阿勒比低声说道,眼睛里满是担忧,虽然他很眼馋浩罕人给的条件,但更怕撞到真龙了。
“你阿勒比是三品大员,也是中国人,你都不知道大虞国是不是真龙,我们又怎么会知道,若是真龙,怎么这么多年,没派兵过来,一直拖到现在。”
局尔罕阿勒比翻了个白眼,不过对于其他人称呼他们是中国人,还是很受用的,因为他们确实是中国人。
因为乞塔部是满清故意翻译成这样的,实际上这不是乞塔部,而是契丹部,阿勒比的姓氏不是局尔罕,而应该叫菊儿汗。
这些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西辽人后裔,是大石林牙的子孙,乞塔部王族局尔罕家族到了共和国时期,还改了汉姓为局氏。
甚至就是乞塔部旁边的乞卜察克部也是老熟人,他们应该音译为钦察,更为合适。
局尔罕阿勒比得意的笑了笑,又十分向往的说道:“若是中原大皇帝能让我当汉人,那我立刻就提刀把对面的阿里姆砍死,只可惜他们不来。”
乞塔部在归顺满清时,当然不会提这重身份,因为满清自称是金国人,且那时候,汉人是二等汉,当上了也没多少好处,也没什么光荣。
现在嘛,当然不一样了。此时正值中午,因为天气暖和一些,才适宜会盟,否则这种高山上,早晚出来聚会,是能冻死人的。
大营也就扎在河边,方便会盟完毕就离开。
是挺方便的,酒宴没进行多大一会,就在三部首领看阿里姆王子要绷不住了,准备让巴克西离场,不继续进行刺激的时候,一阵阵惊呼,从营地外面传来。
十几个在上游警戒的乞塔部人,连滚带爬的狂奔而下,好像有魔鬼在追赶他们一样。
觉得有些丢脸的乞塔部头人局尔罕阿勒比,正拉下脸准备训斥,他就听到了更加整齐的脚步声。
随后,一支队伍如同山洪暴发一般,从上面顺着河流俯冲了下来,他们穿着大皮袄子,打着旗帜,十几分钟内,就呼啸着冲到了会盟大营。
“飞虎旗,飞虎旗,是大清,啊不对,是大虞的天兵到了!”做了几十年满清藩属,还自认是中国人的局尔罕阿勒比瞬间大叫了起来。
飞虎旗自古以来,就多用在军中,满清也用过不少,但大虞还是日月旗用的多一些。
可李兴泰非要在这时候带着飞虎旗,实际上有些为了借一借满清昔年威风的意图。
毕竟能把准格尔汗国屠灭的主,震慑下西域这些部族,还是可以的。
“不要动手,我们靠边!”局尔罕阿勒比喊道。
“把飞虎旗,大清皇帝赐给我们的飞虎旗也打出来!”乞卜察克部头人非常机敏,他们当年也有满清附庸军的资格,因此也还留有飞虎旗。
于是,从山上顺着河流俯冲下来的李兴泰部下,立刻就看到了飞虎旗,他们也没多想,以为是安排了包抄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