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730章 对不起,大虞不需要你们了(第2页)

 

但很可惜,现在是大虞了,一来大虞的生产力,很快就可以发展到随时往河中投射八到十万军队的时候了。

 

二来随着丝绸之路的消亡以及海运的昌盛,河中地区的地位,特别是在经济上的地位,跟汉唐时完全没法比。

 

大虞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附属于中央政权的异族王国在这当商路护卫了。

 

总结来说,就是汉唐时是要这里可以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臣服朝贡)和经济价值。

 

而大虞,则只想要这里的土地,要地不要人。都要地不要人了,那么你再想给我当狗,我也不需要了。

 

当然,李献文实际上还可以先假装答应,然后趁侯赛因王子打开撒马尔罕的城门后,再反悔,

 

但是李献文想了又想,还是放弃了这个走捷径的想法。

 

很简单,征服布哈拉,征服河中,既定的策略是要一路杀过去的。

 

杀人这种事,哪怕是搞屠杀,堂堂正正的杀与搞阴谋诡计来杀,对于士兵的区别也是很大的。

 

军人作为人类暴力的最具象化的代表,也不是完全无心无肺的存在,相反在军队中,性情耿介,一根筋,头脑简单的要占大多数。

 

欺诈的行为搞多了,是会损害军队根基的,尔虞我诈那一套,最好还是不要深入到军队基层中。

 

简单来说,对于军人来说,他们的将军可以是恐虐神选,也可以是色孽神选,甚至可以搞些狠毒的阴谋诡计,但唯独不能是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的阴险小人。

 

看着使者被赶走,李兴泰兴奋极了,他大声说道:“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葛逻禄人就只有聚众反抗这一条路了。

 

我想不用我们到处去搜捕,他们就会这样组织起来,被我们消灭的。”

 

“然也,准备好吧,能在战场上多杀点,就多杀点。”李献文笑呵呵的说道。

 

这也是他不断释放强硬信号的原因,让葛逻禄人等其他族群自己出来被杀掉,总好过一片绿洲一片绿洲的去找。

 

。。。。

 

布哈拉,方舟埃米尔宫。

 

事情也确实如同李献文猜想的那样,葛逻禄人(乌兹别克人)在得到大虞确实要像满清解决准格尔人那样把他们解决掉后,更大规模的动员开始了。

 

纳克什班迪教团的大教长阿里快步走进了王宫,还没进入穆拉德埃米尔的寝宫,一股浓浓的药味和带着血腥味的恶臭,就扑面而来。

 

而散发出这种恶臭的人,正是穆拉德埃米尔本人。

 

“大教长,我要不行了。”穆拉德埃米尔看见阿里大教长进来,惨白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丝激动的神色,说话间,他轻轻揭开了盖在他身上的被褥。

被褥下,埃米尔的腹部被细白的纱布缠绕着,纱布

 

埃米尔轻轻碰了碰,一股乌黑的血水直接就流了出来,但埃米尔本人,却没有半分疼痛的样子。“桃石人的火铳非常厉害,比罗斯人,比哈里发都要厉害!

 

我只是中了两枪,却什么药都没有用处,十天过去了,不但伤口开始溃烂,还失去了所有的感觉。”

 

阿里大教长看着这个他原本不太满意的埃米尔,此时却升起了几分兔死狐悲的凄凉感。

 

“大教长,布哈拉埃米尔国还能存在吗我们还有希望吗”

 

穆拉德埃米尔脸上泛起一阵潮红,说话也开始有气无力起来,看来确实时日无多了。

 

“当然会存在,布哈拉永远都会存在,只要我们信仰真主,遵从先知的指引。

 

因为真主的信徒遍布天下,接受先知指引的都是我们的亲兄弟,只要我们竖起圣战的大旗,所有的教中兄弟都会来帮助我们的。”

 

穆拉德埃米尔闭上眼睛,仿佛体力不支的样子,但实际上还是在思考。

 

半晌后,埃米尔睁开眼睛看着阿里大教长,带着几分恳求说道:

 

“我往日对真主不够虔信,所以会遭受这样的厄运,会被桃石人从魔鬼那里弄来的子弹打伤。

 

好在现在悔悟还来得及,我的儿子海达尔也远比我虔诚,他比我更适合作为埃米尔,来为真主的信徒们,守住这片土地。”

 

这就是要让深信宗教的海达尔上台当埃米尔了,阿里大教长心中一喜。

 

而且穆拉德埃米尔还表现出了对于昔日大搞世俗化的后悔,这又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所以,我想让我的儿子穆罕默德前往伊斯坦布尔,向哈里发陛下当面传达我的忏悔。

 

请求伟大的真主以及战无不胜的世界之王,天方教的保护者哈里发陛下宽恕我。”

 

阿里大教长吃了一惊,但随后明白穆拉德埃米尔要干什么了。

 

穆罕穆德全名穆罕默德.雅库布.伊本.丹尼亚尔比,是穆拉德埃米尔的第十二子,今年二十四岁,精通波斯语、阿拉伯语和俄语,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埃米尔是不看好真主的信徒能赶走桃石人吗”眼睛里只有宗教的阿里大教长非常直接了当的表达了不满。

 

穆拉德埃米尔这是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走,以保证曼吉特王族的血脉不会断绝。

 

“大教长,穆罕默德只是一个学者,他留在布哈拉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他离开布哈拉,也不会对你有任何不好的影响,这是我最后的愿望了。”

 

既然阿里大教长这么直接,穆拉德埃米尔也就不藏着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