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更加残酷的未来(第3页)
因为大虞的生产力在有了朝廷不断对外扩张,以及扩张带来的高需求刺激下,生产力正在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海量的被生产了出来,到处都在需要资金。
而受限于金银等贵重金属的不足,现在是生产的东西太多,而用来流通和交易的金银不够。
这种货币供应量不够的现象,实际上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
“这可是大好的消息,如果有这价值几千万银元的贵重金属流入,我们就可以以此撬动几个亿银元的市场。
同时,金元券和银元券的发行就不必如此匆忙,可以充分研究后再施行。
还可以冲击美利坚和西班牙运来美洲金银的议价权,可不能由着他们喊价了。”
丞相罗芳柏满脸笑容的说道,目前纸币的防伪技术还不太成熟,大虞又太大,不像英格兰那样屁大一点,可以很好的管控假币出现。
所以大虞的纸币推出一直比较缓慢,甚至连目前莫子布力主把票号、银行的银票发行权收回,统一由朝廷发行金元券和银元卷作为带有存折性质的半货币政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仍然没有最终的结果。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儿臣也同意姑父的反复绞杀之政策。”太子莫洲森也开口说道:“儿臣翻阅了大量蒙古旧史得出了一个结论。
之所以蒙古会分裂为四大汗国,除了蒙古人本身文化高度不够外,还因为漠北的汗廷,以及之后的蒙元朝廷与四大汗国,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联系。
汗廷不需要四大汗国,四大汗国更不需要汗廷,所以他们很快就分裂了。
如今我大虞,特别是在蒸汽火车没有完全连通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在这个朝廷还无法从各方面深入控制河中的时候,快速占据河中,发展河中,其实不如把河中打烂。”
大佬森的脸色非常严肃,语气中带着淡淡的肃杀,经过五年的锻炼,阿森已经完全适应了帝王的角色,一切思考的出发点,也完全依从于帝国继承人这个身份。
“把河中打烂,反复拉扯绞杀当地人,让河中彻底变为蛮荒,对我们来说,更加有利!”
听了儿子的话,莫子布缓缓点了点头,这道理说起来并不复杂。
那就是如果在火车能从江南通往河中之前,把河中发展起来了,那么由于距离太远,河中立刻就会自发产生了一个绝对的经济中心。
且这个经济中心,极大可能不是撒马尔罕就是布哈拉。
一旦河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中心,那么独立的倾向,很快就会不断加强。
特别是留在的河中的大小封臣中,大部分人并不是由大虞皇朝获益最大的人群组成,基本都是些社会相对底层的人员,他们是很容易产生独立心态的。
甚至不需要产生独立心态,只要他们觉得河中是他们打下来的,拒绝跟朝廷和帝国其他人分享这片区域,明里暗里搞对抗,都是麻烦事。
那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朝廷的触角-蒸汽火车没有完全连通的时候,保持河中的战时状态,不去发展它,反而把它打烂。
这样河中的封臣就一直需要父母之邦的支援,不可能形成有经济中心的大城市。
等到火车通了之后,河中与内地开始有经济联系,再来建设河中,把撒马尔罕、布哈拉变成朝廷流官掌控的大城市,麻烦事就会少很多。
“回部武士去阿富汗做巴伊贵族后,我们还能控制他们吗”莫子布还是有点不太信任买买提们,生怕他们到了阿富汗后就反水。
“臣不敢百分百打包票,但敢说绝大部分人,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自古以来,河中、阿富汗等地的天方教徒就看不起回部的教徒,回部教徒的上层,也都是这两地过去的所谓和卓。
若是没有大虞,实际上回部只是被河中与阿富汗高阶僧侣征服的地方。
且早在唐时,回部人哪怕信了教,也是被称为桃石人的,譬如喀喇汗国的开国之主萨图克,他的头衔就是桃石可汗。”
武文勇最后总结道:“所以,回部武士到了阿富汗,其实并不能让当地人心服口服,他们只有依靠朝廷,才能坐稳屁股下的位置。
纵然有一二看不清形势的,但绝大部分人都能明白这点。”
莫子布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而且就算会出问题,那也是至少十五年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的蒸汽火车会更深入河中,以那是大虞的动员能力,哪还怕这些人反水。
“那就让外朝拟旨,朕加盖宝印,同意西军上下的请求!”
莫子布轻轻挥了挥手,一个让河中成为血肉磨盘的计划,就这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