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734章 低人权的优势(第2页)

 

罗家就更不用说了,罗醒目罗阿爷对皇帝起家有汗马功劳,神位入功臣祠和忠烈祠,一门一侯一伯,绝不是一般勋贵能比。

 

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知道,屏山堂其实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外围组织,这位罗二爷,其实是锦衣校尉。

 

“二爷,两包米五个铜角,这价格可不少了,咱这一袋米,辛辛苦苦运到杭州,利润有没有十个铜角子还未知呢。”

 

船东看到罗二爷,就开始大吐口水,而且说的竟然还是实话。

 

此时因为南洋产米多,又必须要搭配米才能入港和获得部分税收减免,因此也导致江南米价相当低,八十斤的大米仅仅值十五铜元左右。

 

而按照大虞的货币体系,一银元等于一百铜元,一铜元等于十铜角,基本上就是原本的一两银、一分银和一文钱,换算过来差不多等于一石米价三钱银多一点。

 

三钱银便是三十铜元,所以船东这米送到杭州,还真就只有最多五铜元的利润,要是路上出点其他事情,甚至还会倒亏。

 

而南洋米价更贱,这八十斤大米仅仅只值八个铜元,以至于各地的田税中,橡胶、甘蔗等差不多是五税一,而稻田是三十税一甚至更低,这样才能保证有人愿意种稻米。

 

如果真要答应两袋米一个铜元的搬运费,那就是说每搬运十六袋米,船东就要给出去一整包米,难怪他不愿意。

 

这也太夸张了,码头工人们搬十六包米,至少就能让自己半个月不饿肚子,哪怕吃的稍微好点,买些酱醋茶菜,也能顶至少十天。

 

按一个工人一天能搬一百包米来算,工钱购买力可以买五六百斤大米,换算到后世,那也有一天一千四五,一月四万块上下的工资了。

 

这他么哪是工人,这明明是干活的大老爷啊!

 

是以,罗二爷也有些头疼兼害怕,甲一方了。

 

可是,他内心知道,海山公司是皇帝允许,才能有今天。

 

要是一味带领码头工人继续搞下去,妨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皇帝让锦衣卫或者复兴公司的审计过来把他的帐一查,估计脑袋就保不住了。

 

可是他又不能不站在码头工人的立场上,因为新港两万多码头工人,他也就控制了不到十分之一。

 

你海山公司不护着码头工,他们就用脚投票,把海山公司给整下去。

 

而远处,几个身穿绸缎的壮汉,面上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们用各自口音仍然有一些差别的闽南话交谈着。

“罗亚二有钱不赚,站着茅坑不拉屎,几次咱们要涨价,都被这王八蛋给拦住了,老子看他这次怎么办!”

 

“就是,这新港几万码头工人,只要咱们控制住他们,这上下运输还是不是咱们一句话的事,个中好处,给个知府,也不换啊!”“听说这罗亚二是香江侯的族人出身,海山公司实际上是香江侯的产业,如果我们把海山公司挤走了,会不会来香江侯的怒火”

 

有几个人还是不那么膨胀,毕竟罗家和魏家可不是好惹的,但很快便有人反驳道:

 

“魏家和罗家就靠着爵位过日子,后人也没什么出彩的,风光这么多年,也该知足了。

 

他们要真的要跟咱们对着干,哼哼,咱们哪一家背后,没有人!

 

再说了,闽粤勋臣素来一体,魏家和罗家有怒气,也是上面老爷们互相商量着来的事,咱们就是干事的,把老爷们交待的事干了,那就行了。”

 

众人思考片刻,纷纷点头赞同,也不怪他们如今贪婪,连皇帝义兄魏家和当年以身作质弄死广南王族,为莫子布铺路的罗阿爷之罗家都敢算计,实在是因为利益太大了。

 

这新港如今是南洋转运中心,每日吞吐货物近十万吨,只要拿捏住了这码头上的两万力工,再垄断行业阻止其他地方的丁壮到这里搵食,这新港码头,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下蛋金鸡,比什么铺面的收益都高。

 

而就在码头上龙争虎斗的时候,两艘会昌级三十六门炮蒸汽风帆护卫舰张仲武号和李思忠号,引领着七艘大小各异的商船,进入了这个半商半军的码头。

 

大虞海军的分级,是按照中国历史朝代来分的,具体为老式的风帆战舰就以大明皇帝命名。

 

譬如一二级战舰大多为洪武级和永乐级,首舰为洪武大帝号与永乐大帝号。

 

后面具体战舰名称以洪武、永乐两朝文臣武将命名,比如徐达号,张辅号等等。

 

三级战列舰大多为甲申级,也叫南明级,战舰用甲申后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命名。

 

而蒸汽风帆战舰,则以大唐皇帝命名,一级战列舰全部是贞观级,二级战列舰则是唐高宗的永徽级,唐玄宗的开元级。

 

而搞出了会昌灭佛和会昌中兴的唐武宗,能轮到四五级的护卫舰,也算是对得起他在历史中的地位了。

 

至于未来的蒸汽铁甲舰,主流的型号就会是以包含东西两汉的大汉朝来命名了。

 

“这真是一座雄伟的海边巨城,太伟大了,也只有赛里斯帝国才能有这样的实力,来建造这样的城市!”

 

紧跟着张仲武号的大商船上,瘦的都快脱形的拉瓦锡,看着远处新港高大的城墙和繁忙的码头,忍不住大声的赞美了起来。

 

原来被这两艘军舰护卫而来的,就是从法兰西出发的科学与哲学界大牛们。

 

听到拉瓦锡的赞美,包拉格朗日在内的大科学家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倒不是说新港已经超越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而是自离开巴黎后,新港是他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真正可以称为文明世界大城市的城市。

 

而且这个感觉是逐步递增的,从一开始的鲛人港(皎漂港)到后来的大光城(仰光),再到现在的新港,一个比一个宏伟,一个比一个富庶。

 

更重要的是这种富庶和宏伟背后带给人的安全感,对于失去了国家,已经四五年没安心过一天的这些法国人来说,非常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