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远迈汉唐今日始(第2页)
陈秋泽拱了拱手,回答道:“这一路来,上百镇堡中的百姓,就是大王对于朝廷,对于陛下功绩的最好体现,吴国公不可能看不见。
且下官在神洲赤县时,也曾听闻吴国公的贤名,他虽然是泰人女子所生,但自幼便极为聪慧,识大体,知进退,一定能体谅大王的不易。”
陈秋泽知道李献文在担心什么,这位马上要成为夏王的大虞第一勋臣,担心作为镇西军监军来的吴国公莫子泩,是个喜欢揽权,拿着鸡毛当令箭,什么事都要插一手的人。
若真是如此,以吴国公皇室近支的招牌,还真不好对付。
满怀担忧中,李献文才能看清那高高飘扬,象征皇帝授节钺的红底金日月大旗时,就听到一声清亮的‘姐夫’。
顿时,李献文所有的担忧,就在这两个字中消去了,他大步向前,抢先接住作势要下拜的莫子泩。
“阿泩,你是陛下派来的监军,如同天使,怎么可以下拜呢!”李献文虽然带着几分责怪的语气,但面上极为高兴。
“此事要传回朝廷,你要天下人如何看我”
莫子泩当然没想真拜,他这身份也确实不能拜,做出这个样子,也只是在试探一下这位也是素来由贤王之名的姐夫,是不是那么名副其实。
李献文也放心下来了,莫子泩知道试探他,那么就证明这小子不是傻子,也是懂政治的。
只要懂政治,是个聪明人,那沟通起来就省事多了,毕竟李献文是真有功劳也有苦劳在这摆着的。
于是,李献文立刻接着说道:“陛下钦定的河中平定日期一拖再拖,我实在无颜以对,只能将夏藩所有存粮全数起运,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今日监军赶到,征西、定西、镇西和我夏藩的原西北军四军合一,定能如秋风扫落叶,我也可以对陛下,有个交待了。”
“大元帅劳苦功高,夏藩上下毁家纾难,我是看在眼里的。”莫子泩先肯定了李献文和夏藩的功劳,随后接着说道:
“河中距离神洲赤县以万里计,咱们行的又是亡国灭种的大计划,其情势多变,陛下和朝廷上下,都是明白的。
我从南京出发,从未听说有人埋怨大王进军不利,都在说大王以一藩之力供养西军八万儿郎殊为不易。
陛下也亲口对我说大王这十几年是真辛苦了,也是最了解河中情况的,让我到了河中,一切听从姐夫安排,只要能灭其国,亡其种,为西北数千万死难同胞报仇雪恨就行。”
“陛下知我,信我如此,臣就是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李献文说着双手右举向上,对着东方虚空一拱,“请陛下放心,西军上下与臣,一定会完成既定目标。”
场面话说到这,一切就定下来了,还是按照莫子布之前的安排。
李献文总览全局,陈光耀负责镇守后方,冲锋陷阵交给李兴泰,莫公棱,朱射斗,罗思举,傅康安他们去,而莫子泩,则作为监军,代表皇室和朝廷。
“镇西军四万儿郎初到此地,先休整两月,再前往战场吧。”李献文试探性的说道。
莫子泩果断的摇了摇头,“说不休息,但肯定是要降低战斗力的,但也不用休整两月,我镇西军上下,恨不得马上就投入战斗。姐夫,不过这样,我们先开到撒马尔罕休整,抽调精兵先去纳沃伊。
其余兵将等你们与敌人接上战之后,再出现,这样差不多有十五到二十天的休整,足够了。”
李献文满意的点了点头,看莫子泩更顺眼了,因为他设想的就是如此。
西元1796年,11月14日。大虞光中二十一年,原满清嘉庆元年,农历十月十五。
李献文与莫子泩一起,统帅六万大军,并民夫十余万,浩浩荡荡沿着开天河(锡尔河),舟船并下。
这一次,可真就是汇聚一切能汇聚的力量,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物资,若是真失败了,别说多少年内不能发动下一次征讨,恐怕大虞在大宛盆地的统治都要动摇。
11月23日,粮食辎重还在运送,五万大军却每人都背负了大量口粮,急行军到了撒马尔罕。
随后,莫子泩拣选精锐,从四万镇西军中,选出了身体无碍,水土适应极好的一万人,随李献文继续前进,两天后,便到达了纳沃伊城。
至此,大军基本汇聚完毕,主帅、副将、先锋、监军、后勤总管等纷纷到齐,西军的完全形态,形成。
而算到此时,大虞为了这次河中战役,一共出动西北军八万,其中约有两万由宁夏郡王三卫军,两万西北镇军,三万回良人以及一万白莲宗信徒军。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出动东北军(征西军)六万,其中吉北铁骑五千,瑷珲箭筒士一万五千,东北镇军两万,兴安岭各族组成的征召军五千,漠南漠北蒙古骑兵一万五千。
出动定西军五万,其中京营扬武军一万,京营和苏鲁皖豫镇军混编一万,关中征召义从三万。
最后的,就是莫子泩和莫公棱叔侄带来的近卫军和京营精锐四万三千。
这前后加起来,光是战兵的规模,就高达二十一万三千,且还不包括准部漠西蒙古骑兵一万,听从于各军的哈萨克仆从一万五千。
可以说,从古至今,包括大虞王朝本身,都从来没有调集过这么多的军队。
这一路的指挥与后勤补给难度,可想而知。
但很不错,对于新生的大虞王朝来说,这样高难度的组织还是办下来了,且干的非常成功,为之后的军事行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然,这接近二十四万的大军,不是全部摆到与布哈拉酋长国的战争中,真要那样,不用布哈拉人打,后勤压力都会让军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