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这是大虞不是大唐,没有怛罗斯了(第2页)
“我给你留五千人,但只能给你战斗力最低的长征健儿,大炮我也要基本带走,陈业章,你能守住大营,保住粮草和辎重吗”
李献文严肃看着陈化成,“我又想了想,波斯人的重点进攻方向不会是两个,而是三个。
因为我们的大营虽然不在波斯人取水的必经之路上,但是却在波斯侧翼的兵锋之下。
这些天我们囤积重兵,他们自然打不动,但现在我要出击去给他们致命一击,那大营,就会很危险。”
陈化成看了看地图,知道这确实是个重任,于是立刻单膝下跪,“末将领命,愿立军令状,人在营在!”
李献文点点头,然后把另外两个回良人将军罗天相和马进远找了过来。
“毛祥生只有六百余人,肯定顶不住几万人的猛攻,所以我要你们前去支援他,尔二人可敢去”
毛祥生的甲字山头是最重要的,但可惜山包太小,六百多人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必须要支援。
可是,支援去的兵力,照样也没法在山包上立足,也只能在山包侧面列阵,这样一来,面临的压力可不小。
“大元帅,你就放心吧,我大肥象跟着陛下和您南征北战,什么样的战阵不敢去过!”
“大元帅,我等罪人,唯死而已!”马进远说的更加直接。
作为回良三十六姓四个准将中唯一的回良人出身,马进远深知重新获取皇帝和其他人信任的方式是什么,那就是不怕流血牺牲。
“尽力活着回来!”李献文也没假惺惺说其他的话,他选罗天相和马进远,就是因为这两人都是不怕死伤,敢打敢杀的猛人。
此时,李献文也还没完全摸清波斯联军的战斗力,以为这两人带着两千人去平地立足硬抗数万人,肯定凶多吉少。
这也是他选这两人去的原因,必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才能接下这个任务。
“罗思举,你率一千人前去增援杨芳,我给你五百夏藩亲卫。”李献文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猛将,颇为感慨。
皇帝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知道罗思举是个帅才,三年前就调去了近卫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罗思举也明白李献文的心意,他是半路出家,从藩军将领直接进入近卫军的,在军中跟同袍的关系还不错,但肯定不能跟一开始就在近卫军中的相比。
这次让他去援助近卫军中的老字号元从近卫,就是李献文在抬举罗思举。
当然,五百夏藩亲卫则是顺带人情,其中有些人不想当封臣,想进入近卫军继续往上爬,李献文也得支持。
。。。。
甲字山,压力一下就来了,现在来的不是乱哄哄的几千人,而是超过一万五千气势汹汹的红头兵。
甲字山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卡住了波斯人从三个方向经过的路。
而这样的地形,就注定了甲字山是背靠一面,面向的其他三面都比较开阔,能摆下大量队伍的。
而且这一下,毛祥生也没什么不用线膛枪的打法了,窝已经打好,自然要长枪短炮一起上了。
红头军之所以被称为红头军,就是因为他们喜欢戴一种叫做十二角红帽的帽子。这种帽子以经典的天方教白色缠头为基础,上面竖立着有十二个棱角的红色高高凸起,好像一个长在头上的红角一般,因此得名。
这些头戴十二角红帽的红头兵,除了火绳枪和少量燧发枪以外,还装备了长矛、步弓和腰刀,一部分人对襟白色波斯长袍里面,还穿了典型的波斯锁子甲。
齐步向前中,这些红头军士兵低声吟唱赞颂真主化身,也就是在怛罗斯之战中惨胜高仙芝的阿布.穆斯林事迹的赞歌。
河中的苏非主义神秘教团深受土库曼地区对阿布.穆斯林极端崇拜信仰的影响,特别在土库曼地区的农村,阿布.穆斯林是跟穆罕默德并驾齐驱的,甚至还要高一级。
因为默罕默德只是真主的先知,而阿布.穆斯林是真主的化身。
这也是红头军屡遭打击,但仍然气势如虹的原因,他们相信阿布.穆斯林这个真主化身会复活,然后再带他们冲一次。
而上一次出现的阿布.穆斯林,正是靠击败恶魔般的桃石‘侵略军’而名扬天下的。
他们把这一战的胜利,当成了阿布.穆斯林再次降临的标志。
轰!轰!轰!
面对至少五千人的第一波进攻,三门野战炮的炮手们,已经把装填速度放到了最快。
第一次发射的余烟还未散尽,炮手就赶紧拿着顶端裹着羊毛的炮刷在水桶中蘸湿之后,猛地捅进炮膛。
滋滋的声音伴随着水蒸气,炮膛中残余的火星子迅速被熄灭。
然后由上等猪鬃等材料制成的第二把炮刷,立刻接着捅了进去。
猪鬃的硬毛和一定的吸水性,迅速将炮膛中火药燃烧后的残留从炮壁上刮了下来,顺带将炮膛中的水分带走。
第三把则是一种顶端螺旋状的钩子,能将掉下来的火药残留物,以及火炮装药包的硬纸外皮,给勾了出来。
“清理完毕!”连续用三把刷子猛捅的炮兵已经累得脸颊火红,但他仍然第一时间吼叫了起来。
听到他的吼叫,第二组炮手立刻上前,再次用第一把羊毛刷轻微蘸湿,又捅了进去,这是给炮膛降温,避免装药包被点燃等极端事故发生。
然后装药包被迅速放进炮口,接着重达五斤多的炮弹也被塞进了炮口,一个个野熊般的炮手拿起装填杆一阵用力猛推,将炮弹推送到位,压实弹药。
“准备完毕!”第二组炮手齐声大喊。
这时,火炮长立刻将一把锥子从炮膛后部一个小口刺入,噗呲一声,炮膛里面的装药包被刺破。
火炮长看到锥子带上来的火药残余后,再次迅速将引线插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