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大虞安西四省(第2页)
冷三侄子则要精明的多,买下了哥哥冷大的战功,一次性得到了十三个村子和一个小镇,地盘可比冷天禄的要大的多,单论面积的话,差不多有神州赤县半个县大。
长德堡堡主平武(平小五郎)又回到了军队中,因为他的炮打得准,竟然被金吾左卫看中,进入近卫军做管八个人的火炮长去了。
而他的封地,则由都使司衙门四千五百银元收回,然后转封给了其他人。
大规模的赏赐过后,就是安西都使司的行政划分了,按照朝廷报莫子布批准,安西都使司被分为了四个行省。
其中最东边为伊吾行省,以迪化与乌鲁木齐两城合并而成的迪化城为省府。
领地包括后世的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库尔勒市、哈密市、敦煌市,以及包括后世外蒙的科布多、阿尔泰省在内的整个阿尔泰山地区。
西边则是以伊犁为省府,包含绝大部分哈萨克草原,以及怛罗斯、白水城、塔什干等地,最前面触角伸到金汤城周围的北庭行省。
北庭行省南面,则是河中行省,包括了夏藩的大宛盆地,布哈拉汗国和咸海边的希瓦汗国。
最后一个行省则是以疏勒(喀什)为省府的于阗行省,包括整个南疆,一部分克什米尔地区,整个碎叶(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后世阿富汗北部与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
这四个行省中,伊吾行省最为重要,因为它的省府迪化城将建成安西都使司最大的工业基地,安西四省的绝大部分重工业,都会在这里。
而且在建省的命令下达后,伊吾行省所有的回部武士都要被迁到其他行省去,伊吾行省的汉人比例,会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这也是朝廷决定将敦煌这个汉家意味非常浓郁的州府,划入伊吾行省的目的,表示这里以后,就跟异族不沾边了。
而未来的粮食和畜牧业重点,将在北庭行省。
毕竟号称七河之地的伊犁盆地太适合农耕了,出了伊犁盆地,又是无边无际的哈萨克大草原,畜牧优势得天独厚。
而且伊犁城的位置非常全面,向西可以通过哈萨克草原直抵河中,向东又可以直接联通迪化和汉地。
在这里安排上几十上百万汉人屯垦,不管哪里有事,都能第一时间反应。
当然,阿森拿着规划图给下面人看的时候,也是很直接的说道:“奉陛下旨意,从今天起,所有的哈萨克牧民,都必须离开伊犁盆地,朝廷只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逾期者,按谋逆论处。”
伊犁盆地的上一个主人,是准格尔汗国,但乾隆在灭掉准格尔汗国,杀准格尔人杀光之后,不敢动员汉人,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占领这块安西最肥美的土地,只能建了一圈的卡伦(哨卡)。
满清依靠这些卡伦,严密控制哈萨克人进入伊犁盆地,宁愿空着也不让哈萨克人进来放牧,越境逮住了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你别说,满清虽然只有小半个游牧属性,但他们真的比汉家朝廷江南知识分子更懂草原上的蛮夷。
哪怕哈萨克人已经用最大的力气来舔满清,把狗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满清朝廷仍然没松口,连嘉庆和道光这样的糊涂蛋都不松口。
只可惜,随着满清实力的快速衰落,他们很快就控制不住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了。
后世不但丢了六成的伊犁盆地,就是国境线内的伊犁盆地,也基本都成了哈萨克人的地盘。
莫子布穿越而来,自然也很了解这些游牧民族的德行,于是也研习了满清的策略,绝不开这个口子。
不但不开口子,他还要大规模移汉人到伊犁盆地,彻底站稳这个地方。
至于河中行省,大佬森脸上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其实整个安西都使司,看着地盘极大,但对于朝廷来说,只算经济账的话,绝对是个亏钱的买卖。
因为距离太远了,哪怕大虞朝的铁路,已经从兰州修到了敦煌,伊犁和迪化之间,也有间断火车连接,但仍然不具有什么经济价值。
安西都使司的产出再多,也拉不回本土,或者说除了某些奢侈品外,拉回本土,路费比货物本身都贵了。
所以安西都使司的河中与西域,最大的价值是政治上的。
第一,汉家朝廷没有这两地,特别是没有西域,那都不能算是金瓯无缺的,大宋这种烂货就不提了,大明朝没有西域都经常导致明粉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