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有华夏特色的未来(第2页)
所以大量的广西土司,也在大虞朝的开疆拓土中吃到了相当大的好处,比如南洋最主要的粮食产地南暨岛,基本就是八桂子弟帮朝廷打下来的,这其中起码一半不是汉人。。
而为了让八桂子弟有人带着,有组织的南下剿灭南暨岛土著,广西的土司官又有所恢复。
当然,这个恢复不是指在已经形成流官治理的广西再次恢复土司制度。
而是广西的大多数土司,不管是侥幸躲过了改土归流的,还是已经改土归流的,都在南暨岛得到了很大一块封地,继续在南洋当起了统治当地的土司官,也就是汉人口中的南洋华人亲藩封臣。
所以在目前的大虞,已经不需要朝廷再去推行什么改土归流了。
包括广西在内的所有西南土司,都争着抢着要汉化表忠心,个个都说自己祖宗是汉家哪个朝代的大臣留在当地的后裔。
甚至就是广大的西南各族普通人也不介意,留在当地的因为人少了,竞争少了,个个都有好田好土,日子安逸的很。
下了南洋的,基本也都获得了华人省份,在当地成了人上人,比高丽人和倭人在南洋的地位高得多,因此异常支持朝廷。
这就是蛋糕做大了的好处,哪怕仅仅是溢出来的这些,就足以让所有自己人吃饱喝足了。
此时,广西南丹州,也就是后世河池一带的土司莫遐龄正挺胸凸肚的站在清漪园,也就是共和议会宫门口。
他看着在后世人眼中,不算太高大威严,但在此时绝对非常雄伟的共和议会宫大门,看着这朱甍碧瓦,他非常得意的对周围人说道:
“叫你们看呢,皇帝万岁是我本家呢,要是我家没从雷州搬到南丹,这时候也是皇亲国戚呢。”
你还真别说,莫本来就是小姓,雷州莫氏号称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莫宣卿的后代,不是从闽南来的,而是老土著。
而南丹莫氏土司也是从唐末就开始统治南丹,搞不好两家还真是一个祖宗。
“是呢,是呢,都是得了你莫老大的福,我们才能进皇宫去耍呢。”其余田州土司,万承土司都纷纷恭维。
这些人虽然是土司,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共和议员的门槛,因此能到这来,确实出乎他们意料,有些人还真以为是沾了莫家的光。
此时的大虞,有共和议员九百七十七人,囊括了海陆军代表,士林领袖,各科学大儒,大中资本家,神州赤县以外各地的大中封臣,拓殖强人代表等。
几乎社会上没有进入官场政界的大部分头面人物,都在这里了。
上午十点,共和议会大门正式打开,议员们身穿各色赏穿獬豸袍,鱼贯而入。
獬豸是一种上古神兽,状如麒麟,能明辨是非,晓忠奸善恶,历来是公正与勇猛的象征。
于是莫子布命尚衣监以蟒袍的样式,新作獬豸袍,只赏赐给共和议员穿,以期望他们为国辨是非,明忠奸。
其中身穿红色獬豸袍的就是各士林领袖,紫色袍是科学界大牛,青袍乃是大中资本家代表,一共分了八种颜色,来区别行业。
上午十一点,共和议会宫钟声敲响,皇帝驾临。
这么隆重的场合,自然也就没什么不跪的了,全员三跪九叩,三呼万岁。
莫子布身穿衮服,头戴十二旒冕,于御座(主席台)之上发表演说。
四周每隔十米,就有一个各太学精挑细选的学生,当皇帝说完一句话之后,御座两旁的金鼓敲响,他们就拿起早就发到手上的演讲稿,异口同声的开始朗读。
没有音响就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听清。
如果皇帝有即兴的话语是发言稿上没有的,金鼓就不会响,自然有速写员把话快速记录下传给他们,等最后一人看完敲响末尾的铜钟之后,他们才会集体再次朗读。
这样搞,最大的缺点就是慢,等莫子布演讲完,直接连午时都过了,于是皇帝便会在共和议会宫中赐宴。
并且,皇帝会挑选这次议员中贡献最大的到自己这桌,以示奖赏。
今年的幸运儿,其中之一就是发明火帽,使大虞很可能进入击发枪时代的武定远。
此时,由于大虞开始大规模开疆拓土,类似定远、威远、为国、破奴这样的名字,非常流行。
武定远不是什么大人物,他是山东冠县人,出生时家徒四壁。
莫子布重拾河山时,武定远的老爹成了军队的民夫,得到了工钱,一家人才活了下来。
随后武氏父子跟着当时结识的民夫同伴一起闯东海,也就是渡海去北美洲,去挖金矿。
在北贺洲与当地土著激烈交流中,武定远于实战中发明了火帽和雷汞,是左轮手铳能面世的最大功臣,也是击发步枪能出现的先决条件。
“先生的发明,功在当代,利在当代与千秋,不知多少人,将因先生的发明而在残酷的竞争中活下来,不知道多少军中勇士可以因此多杀敌人,拱卫国家。”
莫子布端起酒杯,举到了武定远面前,“朕以此酒,敬先生!”
宴会厅中的共和议员们羡慕的眼珠子发红,这可不单是荣誉的事,这就是金身,这就是免死金牌啊!
别看这武定远之前就是一个淘金客,但从今以后,谁敢不以先生相称!
哪个地方官,地方豪强,敢为难皇帝都称呼为先生的人。
武定远确实没读多少书,皇帝这杯酒一举,他腿都软了,直接就想往下跪,然后被两个眼疾手快的锦衣卫殿前司高手给搀扶住了。
他想说点什么,特别是感恩的话,来的时候背了好几宿的,可是这会全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