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老冯,你老实交待不交待?(求全订)(第3页)

 外文局的翻译稿件量,直接影响到他们外文局能创收多少外汇。

 跟着就是他们外文局主办的《中国文学》,它的销量也是创汇的重要一块。

 而无论是翻译处,还是《中国文学》,现在好像全在老冯手里主抓着。

 所以,你们人文社要放风打预防针早说啊,他们外文局好让主事的过来!

 他老周虽然主持着对外投稿。

 可他这个口子完全是个冷门,投出去的稿子,一年到头都没见几篇能过稿发表的,创收的外汇米金是真的少得可怜。

 现在倒好!

 听人文社传达的会议精神,是要他老周在对外投稿这一块,尽量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毕竟他们文化口子想要在创汇上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得出爆款!

 就得投出去的稿子,能被人家外面的刊物用稿,大卖畅销爆款。

 否则靠原版的做做文学翻译,真的来钱很慢。

 而且!

 文学翻译大多数是我们翻译别人,吧人家外面的翻译成国文,在自家印刷发表,是内销。

 而把我们的文学经典翻译成外文,文化输出外销,却少了一点人家本土味道,根本卖不出几本,就更别谈畅销爆款了。

 所以,文化口子想要在创汇口子取得成绩,还得迎合人家外面的本土味道,写点人家本土文学,争取多出爆款。

 可事实上!

 也就听听而已,谁不想出爆款?谁不知道出了爆款,就代表着外汇米金,哗哗的流入我们口袋里?

 那也得有那方面的人才呀!

 就靠他们外事处,一年到头都不见得发表一两篇稿子,畅销爆款简直就是空谈。

 “老周,你们外事口子,就没有几个相关方面的人才?”

 会议到后面,基本就成了座谈会,人文社的李叔光身上的压力也大,大概交待了一下文代会的筹办工作,就找外事处老周谈话了!

 文化口子的创汇工作,可全压在他们人文社和外文局这边。

 可人文社又不能只顾着创汇口子,所以最后还得是外文局那边主抓,他们全力配合。

 “老李,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国情!”

 “现在也才放开没多久,给外面投稿子的作家本来就少,而且想必你也关注过外面的情况,我们是真抓不住人家的位点,过稿率我都不好意思说!”

 外事处的老周如坐针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根本没有多少作家,写外文稿子好吧?

 见人文社李叔光对自己的抱怨不太满意,便赶紧搬出一张王牌,说道:

 “老冯他女婿程学民倒是不错,光上半年就发了五篇外文稿子,给我们局里创收了六千块的米金外汇!”

 “而且上月中旬学民又投了一篇出去,老米那边也过稿了!而且稿费方面,这次有所提高!”

 要说没成绩,那肯定不是一点成绩都没有!

 老周觉得,老冯他女婿程学民就非常的不错,上半年一口气投了五篇,全过了。

 跟着从那边回来又投了一篇,同样也过了!

 而且米金稿费方面,也非常的可观,拿的还是销量版权分成,越是畅销爆款,为国家的创汇成绩就越大。

 所以,在人文社这边全面施压之下,老周直接把他这张王牌,给祭了出来。

 “学民啊!我知道的!他竟然会写外文稿子,我也是前不久刚听说的!”人文社李叔光闻言,晒然的点点头,笑道。

 “老周,你说学民给你们外事处,投了五六篇稿子,还全过了?”

 虽然会议基本结束,但会场并没有怎么散场!

 燕京文学的李青泉,正好听到这边李叔光跟老周的谈话,不由得的吃惊的凑了过来,询问道。

 其旁边的刘欣武也是一样,满脸懵圈的问道:

 “学民还会写外文稿子?还给老周你们投了五六篇?我说这段时间学民的产量降下来了,原来是被老周你给挖了墙角撬稿了?”

 “顾老师,学民写外文稿子的事情,你跟老冯应该是知道的吧?”跟着刘欣武,又傻眼的问了一句,旁边的顾老师冯母。

 “啊?!哦!老冯之前跟我提过一嘴!”

 冯母当场同样不要太懵圈,听到刘欣武的问询,也只能先点头应和一下,回头少不得回去,问问老冯!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