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将军不下马(第2页)

简单梳洗一番,去隔壁敲门,却发现屋里早已没人。

赵无眠怀疑是因为他和苏青绮亲热了一整晚,让观云舒心底不爽了……

但尼姑每次生气,都很让人心动,白皙的俏脸,微抿的粉唇,平静中带着几分微冷的眼神,还有深呼吸时近乎快被撑裂的僧袍。

至于萧冷月……赵无眠决定在自己恢复记忆前,还是不要对萧冷月有过多想法为好。

与苏青绮下了楼,却瞧两人已经牵着马,整理马鞍带,为出行做准备。

“早上好。”赵无眠与两人打招呼。

萧冷月微微颔首,神情看不出任何不对,又问:“饿不饿”

“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萧冷月笑了声,去了大堂让小二准备饭菜,苏青绮也一同跟着。

观云舒脱去染血僧袍,换上苏青绮贴身携带的干净衣裙,倒是意外合适,既不显得太紧勒,也不显得太松垮。

“早上好。”尼姑并未看赵无眠,只是抱着上好草料喂着三匹马儿,简单回应了句。

赵无眠一瞧尼姑这表情,便知她肯定在心底埋怨他昨晚和苏青绮亲热,却又觉得自己没有埋怨的理由,于是才这样态度不远不近。

尼姑站在马厩内,赵无眠站在马厩外,两人隔着三匹马聊天。

“伤势如何”

观云舒柳眉轻蹙了下,依旧没看赵无眠,“虽然都是皮外伤,可若想不影响实战也不可能……这几天得静养了。”

“可惜来的时候,没带清影玉衣。”

“贫尼武功尚未登峰造极,即便伤势痊愈,也不是归一,莫惊雪的对手。”观云舒微微摇头,倒是很干脆道:

“若是这些天有了错金博山炉的线索,贸然随你而去与那两人正面交锋,怕也只是拖了后腿,得不偿失,同你来东海,主要便是为找线索,是为辅助,如今也算不辱使命。”

“我的意思是,清影玉衣状似薄纱,你穿在身上,肯定很有漂亮。”

这回观云舒终于肯看赵无眠了,她侧眼瞥了他一眼,后一言不发,淡淡收回视线,约莫是觉得和赵无眠讨论这事儿很浪费时间。

几秒后她才说:“这种人尽皆知的话,不用你多说。”

赵无眠忍不住笑了几声,若不是身上公务太多,他真的觉和这尼姑聊一辈子天也不会厌倦。

“来吃饭。”苏青绮朝两人喊道。

吃饱喝足,四人才启程继续朝华亭城赶去,观云舒与苏青绮同乘一匹,在路上,观云舒忍不住低声朝苏青绮问:

“你的关隘当真有所松动”

苏青绮对自己的武道自是上心,无需感知,只是用余光看了侧方策马的赵无眠一眼,而低声道:

“我们的猜测料想没错,虽然不多,但每次双修皆有所获,日积月累,怕是当真会轻易跨过那道坎……你真不考虑考虑”

观云舒也侧眼看了赵无眠一下,才淡淡回应: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与此同时,京师。

京师的夏季虽也多雨,但显然没东海那么频繁,今日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各门各户的小姐们换上早便准备好的单薄夏裙,撑着遮阳伞在京师相约游逛。皇城大内,御道两侧的大槐树,枝繁叶茂,御园内,满地落,但正当季的繁华更多,几位宫女端着茶壶果盘等,在阴影中侍立。

时值炎夏,洛朝烟繁琐的龙袍也薄了几分,如今距离早朝还有一段时间,吃过早膳,她便侧躺在摇椅上,同母后乘凉小歇。

在两人身侧,钟离女官手里抱着一大堆自各地搜罗而来的典籍,稍显气喘吁吁放在摇椅侧方的小案,用衣袖擦了擦额上细汗。

“圣上,渊鳞钢堪称当年辰国的治国利器,产出地自是隐秘,我们当年作为敌国,也没多少记载,自坊市江湖搜罗这些天,有关渊鳞钢与逐北盟的事,搜罗不少……”

洛朝烟淡淡抬手,“戎人当年没少派人去逐北盟总舵意欲破坏……戎人找得到,我们找不到废话少说,朕已经给了你们半个月时间去找,未明侯人在江湖也等了近半个月……如今有,还是没有”

早在赵无眠传信京师的时候,洛朝烟就在帮忙找,如今要是还找不到,怕是洛朝烟自己都要怀疑朝廷到底还能不能坐稳江山。

这点事都办不好,难道还指望事事都要未明侯办

钟离女官缩了缩脖子,“有,有……”

“可是给未明侯送去了”

“已经派人传信,送去华亭天宫府。”

洛朝烟这才满意,淡淡自身侧果盘取出一小块切成小方砖的西瓜,慢条斯理放进粉唇。

“从哪儿得到的线索”

钟离女官支支吾吾,似是觉得丢人,几秒后才道:

“当年在常山,未明侯擒来一位戎人贵族,天赋异禀,年纪轻轻便是天人合一,他乃乌达木的儿子,知晓的隐秘倒是不少,近些日子,咱们一直拿他试药,早已将其折磨得不成样子,

而事关戎人的情报,他嘴很硬,没问出多少东西,但逐北盟总舵这情报,于他而言倒是无关痛痒,很轻松就交代了。”

洛朝烟动作一顿,闻听此语,差点被气笑了,

“到头来,还是得靠未明侯,若是当初在常山,未明侯没能擒来这戎人,你们是不是还要把早已归隐江湖的易将军后裔揪出来问啊一群酒囊饭袋。”

周围宫女连忙跪下俯首,瑟瑟发抖。

不过办这事儿的人也不是这群宫女,洛朝烟自然也不会拿她们撒气,便是钟离女官也只是当个中间人传信,淡淡抬手示意她们不必惊慌。

太后身着深红凤裙,去御园采了几朵别在腰间,款款走来,听见她们说话,自腰间取下一朵红,别在洛朝烟的发上端详,口中则打了圆场扯开话题,笑着问:

“若真能找到易将军的后裔也不错,他对这事儿了解得自然更多……可有法子联系上”

钟离女官自面前典籍中取出一本小册子,翻直其中一页,双手呈上,低声道:

“易将军当年为大义才投城朝廷,事后他自觉愧对萧家,愧对辰国,这才归隐市井……但他不愿高官厚禄,朝廷却不能不管不顾,时常派人暗中护佑。”

“是吗”洛朝烟接过典籍,随口问:“未明侯信中有所提及……可是听澜庄一户刘姓人家”

“不,那户刘姓人家的先祖,我等已经查清,约莫是易将军的左右副将之一,并非易将军后裔……”钟离女官顿了顿,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