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六贼”之一(第3页)

重师道非常善于军事谋略。当时的西夏侵犯大宋边境,重师道奉命率军修建古北城防御工事。

然而,工事尚未竣工,敌人就已经打了过来。重师道于是派人带领一队人马绕出城外,再从另一方折回,让西夏以为是宋军的援兵赶到。

果然,西夏军队非常震惊,于是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这队人马身上。他们万万没想到,重师道又派出的金甲部队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后方,随即发起猛攻。西夏军队猝不及防,瞬间溃败。

重师道的名声从此传遍了整个大宋,成为了一位名将。

然而,随着童贯这个大宦官深受宋徽宗的信任,逐渐掌控了最大的兵权,他变得骄横跋扈。他面对重师道的谏言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甚至还在暗中对其弹劾。

结果,在出征辽国的战役中,重师道突然被责令退休,其职位由武将刘延庆接管。最终,宋军惨败。

惊天变局并没有发生在西北地区,而是出现在了大宋的心脏。金军突然南下直逼大宋开封,宋徽宗被吓得连忙起用了74岁的重师道。

正在终南山隐居的重师道随即率领重家军勤王,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最苦涩的一站。

重师道还未到达的时候,宋徽宗觉得这个皇帝当得太累,就禅位于宋钦宗。结果宋钦宗又接受了主和派宰相李邦彦的求和建议,于是派使者前往金营。

看到宋军如此懦弱,金军便狮子大开口,要求宋朝向金国献上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百万匹绸缎以及万头牛马,并且还要割让中山、太原以及河间三镇。他们声称,只要能答应这些条件,金军就会迅速退兵。

出使金营的宋使回朝后,冯仁就说金军的兵马犹如虎狼,如果真打起来恐怕会有亡国之患,唯有应许他们的条件方可保全。于是,大宋的主和派开始劝说宋钦宗,让他赶紧答应这些无理的要求。

此时,重师道已经赶回朝廷。宰相李邦彦知道他定会反对议和,便直接下了一道敕令,意思是议和之势已成定局,胆敢阻挠者诛灭九族。

然而,重师道连宠臣童贯都敢反驳,更不会把区区一道对国家不利的敕令放在眼里。

于是,他还告诉宋钦宗,连兵法都不懂的女真族只有蛮力,如今入侵大宋境内就不可能让他们顺利撤兵。最后,在他和主战派李纲的劝阻下,议和协议才得以终止。

重师道认为,现在城内的粮食足够维持数年,再加上城墙坚固,只要固守防线,抵抗金军数月,金军就会出现军粮不济等问题。

数日之后,重师道派人抓回了三名金兵,破其粮袋发现只有黑豆而已,这果然印证了他的判断。

于是,他向众人宣布,待金军撤兵时便出城追击,到时便可一举将其歼灭。

然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宋钦宗居然从主和走向了急战的一端。出自将门的姚平仲,害怕重师道立下战功,便联合道士向皇帝说了一堆应该速战速决的鬼话。

宋钦宗果然不听重师道的劝阻,提前向金军发起了攻击。而此时的金军尚有粮草可用,最后宋军惨败。

就在金军准备撤兵的时候,重师道再次向宋钦宗提出了打击金军的策略,应该趁其北部黄河过半之时发起猛攻。

如若纵虎归山,将来必是北宋大祸。可是宋钦宗已经不敢再招惹金军,不但没听重师道的建议,还给他改了一个闲职。

更可恨的是,他为了向金国求和,不仅放弃了祖宗留下来的部分土地,还把当地子民全部送给了金国。

当时的宋钦宗认为重师道已经年老不再中用,直到有人上书力荐,才将他再次起用,但不再让他指挥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