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少年英才(第2页)

 

后来,石崇因被晋武帝器重,屡次升迁,先后担任过散骑常侍和侍中,这两个官职均为朝廷重臣。晋武帝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后,由于其能力有限,大权掌握在其他大臣手中。

 

而石崇作为朝廷重臣,却在此时被调任为荆州刺史兼南蛮校尉。至于何种原因,史书并未明确指出。

 

不过石崇当时很有可能得罪了太傅杨骏。司马衷继位时,杨骏作为辅政大臣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但他的专权行为引起了部分朝臣的不满。石崇作为当时的朝廷大臣极为担忧,于是直接向杨骏提出了“与四海共治”的建议,主张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共享,反对杨骏一人独揽大权。

 

杨骏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名声,为了讨好众人,便普遍给大臣加封进爵。结果此举遭到了石崇的再次反对。

 

由此便能看出两人的分歧。因此,石崇被杨骏排挤出了权力中心。但此事也对石崇的未来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晋朝廷曾经明确下令禁止生活在南方的鸩鸟被带到北方,主要是因为鸩鸟的毒性极强,若被用于不当目的,可能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石崇在任职荆州刺史之时,却把一只鸩鸟送给了司马衷的舅舅王恺,因此被人举报。幸亏有人帮他求情,才被司马衷免罪。

 

石崇经过几次政治挫折后,逐渐放弃了原本的道德观念,准备通过其他途径积累财富和获取权力。他发现荆州地区来往的客商众多,且都携带着巨额财物,于是决定抢劫客商作为获取财富的手段。

之后,石崇通过设置关卡和勾结强盗等方式公然抢劫,并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虽然历史文献中没有具体记载抢劫的确切金额,但通过他的个人生活和与王恺、杜预的情况就能窥见一斑。

 

《世说新语》记载石崇就连厕所都修建得华美绝伦,还准备了各种香水和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

 

厕所之外,经常有10多名女仆侍候,事后这些女仆也都穿着锦绣服饰,打扮得十分艳丽。每当客人上过厕所,这些婢女就要把客人身上的衣服脱下,事后他们换上新衣才能出去。

 

曾有一位名叫刘氏的官员刚刚入厕,就匆忙跑出,以为自己误入了石崇的卧室。

 

为了征服王恺,石崇曾用紫丝布做成长达40里的围帐,而王恺则用预警布做成50里的围帐。

 

王恺用娇兰香料装饰房屋,石崇则用赤石脂装饰。王恺还曾拿出皇帝赐予的珊瑚树,石崇竟将其打碎,并拿出更多更高的珊瑚树让王恺挑选。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石崇曾在洛阳城东北7里处打造了一处金谷园。他利用各种奇珍异宝装饰园子,其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皇宫。金谷园有着十分庞大的建筑规模,随着地势的高低,筑台凿池,楼台亭阁高低错落,迂回曲折,水声潺潺。

 

周围几十里内都有分布,楼、榭、亭、阁等建筑足以说明石崇拥有的财富已经远超常人的想象。而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他,从此在仕途之路上也变得反反复复。

 

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下,官员的腐败现象极为严重。而原本还是荆州刺史的石崇,却一跃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后来,他因擅离职守遭到罢免,但对他这种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来说并无大碍。没过多久,他又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石崇出任征虏将军兼徐州军士。但到达徐州之后,就因与徐州刺史争酒之事遭到弹劾。

 

结果刚被免职,他就通过人际关系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并与24人共同巴结当时的权臣贾谧,号称“二十四友”。

 

9年后,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将贾谧诛杀。而作为贾谧同党的石崇本应也被杀,但石崇的侄子与司马伦有仇,结果石崇仅仅只是被免官职。当时,石崇有一位名叫绿珠的爱妾,此女相貌美艳,善于吹箫。

 

司马伦放过石崇之后,便向其索要绿珠,结果被石崇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