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许某好读书

 “哎呀,李夫子,李师兄,不是我不帮你,而是刑名是要讲究方法的,衙役们已经找到了大龙山上独眼金刀的证据,正准备去.....”

 这一次李老夫子没有之前那般焦躁。

 “有德贤弟不要误会。”

 老夫子让开身位露出一个年轻人。

 宋县令还以为这个人是李夫子的弟子,以前好像还在钱塘县内见过几面,现在看来还有其他干系。

 许宣不卑不亢的站到前头行礼,出门在外,身份一定要先报出来。

 “崇绮书院教习,许宣,见过大人。”

 .....宋县令顿时内心一沉。

 老李这是搬救兵来了,崇绮书院里都有什么人他还是清楚的。

 这些年里他一直对南山里的教授们恭敬有加,就是不希望那些退休的老大人们指指点点,想不到这次会被请动了,事情不好办啊。

 于是热情的走上前把住许宣的胳膊。

 “唉~~~许先生,此乃内堂,有德未着官服,大家都是读书人,万万不可行礼,岂不是折煞老夫。”

 “我当年也是深深向往崇绮书院,可惜终究是....”

 给书院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在钱塘县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一顿商业互吹之后许宣在宋县令郁闷的眼神中掏出了一封信递了过去。

 盛原辅三个字让他心惊胆颤,前刑部侍郎,也是现任刑部侍郎的座师,根本不存在人走茶凉的事情。

 学阀的力量已经初现端倪。

 不过这位老先生一直以铁面无私而著称,不应该插手地方事务吧。

 看完信后脸上的忐忑消失不见,老先生还是很有大局观的。

 大意上并没有要求继续大规模搜寻下去,当然孩子还是要找的,要注意分寸。

 宋县令琢磨一下,懂了,这就是大佬的意思意思。

 李夫子求到学院头上,不管不行,不管书院的风评就会降低。

 管也不行,擅自插手刑名工作此乃越权,此事可大可小,盛教授也是个爱惜羽毛的人。

 分寸二字就是关键,要狠狠拿捏住。

 若是做的好,这件事反倒是自己的进身之资。

 老教授和朝堂之上的朋友们写信交流的时候随便写上一句钱塘县令如何如何,对他而言都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脸上故作沉痛的说道。

 “闲侄遇害我也是分外痛心,难以入眠。但为了县城内数十万人的民生安危也必须要有所取舍。

 经盛教授提点一二,有德也是醒悟之前作为略微有些急躁。

 正所谓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既然如此,就让宋某人为了上下平再胆大妄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