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学生拜见许师(第2页)

 况且每一次讲述道与理,都能感觉自己的修行都在进步,双赢。

 “其实我啊,也是不信性善论的。”

 “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可荀子也说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与不为。”

 “因为你的为不够强大,才会颓废。”

 “读书是有用的,谁要说读书没用可以直接掌掴之。”

 “先贤已经把方法留给了我们,只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罢了。”

 要是别人说的钱仲玉直接嗤之以鼻,但是许教习说的,他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读书不认真,忽略了什么。

 接下来许宣就引经据典的把那些需要的内容从记忆中检索出来,进行佐证。

 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妄宏,勇服于孟。

 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不怕虎狼,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

 依旧被世人认为不及孔夫子勇武。

 史记: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被敌人率领大部队围困,弟子们断粮生病无法动弹,孔夫子依旧可以讲解经书还一直唱歌。

 吕氏春秋: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以孔子的力量能徒手打开城门,却并不想因为力气大而被众人知晓。

 《礼记·射义》记载,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孔子说只有贤者才能按照音乐的节拍发射,发射出去而正中靶心。

 《左传·定公十二年》季氏将隳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孔子指挥两位鲁国的将军主动出击,击溃了叛军的部队,瓦解了叛乱。

 “你看,除了道理之外你还需要勇武,力量,体力,射术,驭术,兵法,当你有了这样的能力。

 一只手是道理,一只手是能为,身后是接受道与理的诸多弟子。

 就算是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心堕入鬼域又能如何。

 凭借着自身的意志就可以去行走天下,让人们不得不做君

子,不得不做好人,不得不性善。

 改变虚伪的人,除掉性恶之人,去制定新的秩序,这就是性善论能出现的一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