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风光的王老师(第2页)

在吉林延边一带,冬天有很多人家把明太鱼洗干净,去内脏,然后挂在外面冻干,鱼肉中的水分经过升华晾干,鱼肉成条状,撕下来一条放嘴里嚼,越嚼越香。

据说,每到清明节,朝鲜族人家家户户都要吃明太鱼。

周益民又补充:“这种鱼虽然不贵,但据说一身都是宝,内脏、鱼子可做酱;鱼头经酱油泡后异常鲜美;眼睛、鱼皮适合下酒;鳍、尾可以熬高汤。

可惜,现在只剩下鱼身了。”

王老师越听越喜欢。

其实,最主要还是这鱼够大,哪怕晒干了,也有七八斤的样子。

“不可惜,不可惜!”王老师笑得嘴都快歪了。

他接过周益民那袋子,发现里面还有点其他的海产。他只要一上手,便知道这些海产超过十斤。

“益民,老师谢伱了呀!”

客套几句后,他才兴高采烈地抱着那袋海产出56号院,返回他们的四合院。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老婆、孩子、老娘已经吃过。

一股咸鱼的味道扑面而来。

“当家的,程四光送你这么大的鱼干”王老师的老婆又惊又喜。家里的孩子则是两眼放光。

王老师翻了个白眼:“想什么呢人家能请我去喝酒吃饭就不错了,还想让人家送东西,我都不好意思拿呀!

这是益民孝敬我这位人民教师的。”

益民送的

那就不奇怪了。他们院的人都知道,周益民去了趟津门,带了不少鱼干回来,56号院,几乎家家都分到一些。

“还是益民有出息呀!”王老师的老婆感叹。

“可不是他可发明了不少东西,如今已经是股长,听说升科长也不远了。”对于自己教过的人能有这种成就,他很高兴。

然后,他把袋子里面的明太鱼拿出来,接近一米长,把他们一家都乐得不行。

老三嘴馋,伸手过去,想要撕一点鱼肉下来吃,当即就被他娘一巴掌拍开。

“现在不能吃,留着过年、过节。”

这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朴素做法。好东西都想留着,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