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艰巨的任务(第2页)
这任务的具体要求,我已经让人整理好了,马上就给你送过来。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厂里一定全力配合你!”
而且他也相信,只要有周益民帮忙,这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说完,胡厂长便匆匆离开了办公室,去安排相关事
宜了。
周益民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特殊规格的钢材生产,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得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更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但周益民也没有退缩的余地,既然已经答应了下来,就只能全力以赴。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抱着一迭资料走进了周益民的办公室。
他将资料放在周益民的办公桌上,恭敬地说道:“周股长,这是这次特殊钢材生产任务的详细要求,还有厂里现有的设备参数等相关资料。您看看,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
周益民点了点头,说道:“好的,辛苦你了。你先去忙吧,有需要我再找你。”
技术员离开后,周益民打开那迭资料,开始仔细研读起来。
这一看,他才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这种特殊钢材的生产工艺,在这个年代几乎是闻所未闻,对钢材的纯度、强度等各方面要求都极高。
而且,厂里现有的设备与生产这种钢材所需的设备相差甚远,要进行改造,难度极大。
周益民眉头紧锁,一边看着资料,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各种解决方案。
他想起了自己在现代所学的一些冶金知识,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可以尝试从优化生产流程入手,采用一种新的冶炼工艺。
虽然这种工艺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不过,要实施这种工艺,还需要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同时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
周益民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他决定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和相关负责人,开一个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应对方案。
他只能是寻找胡厂长的帮忙才行,很快胡厂长得知这件事情后,连忙将厂里的技术科人员,都召集过来开会。
不一会儿,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一个个表情严肃,等待着周益民发言。
周益民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次上级交给我们厂的任务。说实话,难度非常大,但我们不能退缩。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一起商量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接着,周益民详细地介绍了这种特殊钢材的生产要求,以及他初步想到的一些思路。
他刚说完,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技术人员认为周益民提出的新冶炼工艺太过冒险,担心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问题,有的则觉得设备改造的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难以完成。
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担忧,周益民耐心地解释道:“我知道大家的顾虑,这种新的冶炼工艺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畏缩不前。
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我们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至于设备改造,虽然工程量大,但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按时完成。”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逐渐被周益民的信心和决心所打动。
最终,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按照周益民提出的方案进行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益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厂里,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备改造方案,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推敲。
同时,他还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向他们详细讲解新的冶炼工艺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
在设备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周益民在接到上级要求钢铁厂生产特殊规格钢材的紧急任务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中。
按照他提出的新冶炼工艺方案,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势在必行,而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零件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些零件的设计规格极为特殊,市面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产品可供采购。
周益民陷入了沉思,在那个物资匮乏、工业水平有限的 1961年,要获取这些关键零件谈何容易。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厂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