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题出现(第2页)
大多数人忙活了几个小时,水桶里依旧空空如也,只能无奈地“空军”回家。
只有少数运气好的人,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能钓到几条小鱼崽子。
这些小鱼在水桶里显得那么渺小,与周益民钓的大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尽管收获不佳,但村民们似乎感受到了钓鱼带来的独特乐趣。
那种在河边静静等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他们忘却了一天劳作的疲惫。
所以,即便总是空手而归,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每天下工后,村里的河边便热闹起来。
大家一边分享着钓鱼的心得,一边互相调侃着彼此的“战绩”。
原本平静的河边,此刻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了周家庄村民们新的休闲乐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周家庄在宁静与欢乐中有序运转着。
然而,老支书却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这一天,他来到村里的仓库,看着堆积如山的饲料,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些饲料都是周家庄加工厂辛苦生产出来的,原本指望能卖给公社,为村子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可如今,公社的饲料厂生产出饲料后,便不再从周家庄拿货。
这些饲料就这样滞销在仓库里,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老支书的心头。
老支书心里清楚,这些饲料留着村里用得着,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
村里唯一的养鸡场,平日里都是将饲料掺杂着新鲜的菜叶子或者其他东西一起喂鸡,对饲料的需求量有限。
而且,饲料是有保质期的,一旦过了保质期,再拿去喂养牲畜,极有可能带来风险。
要是牲畜因此出现问题,那损失可就大了。
老支书在仓库里来回踱步,试图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可脑袋里却乱成了一团麻,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找周益民商量,希望这位点子多的年轻人能想出个好主意。
如果商量不出一个结果的话,只能是将村里的饲料厂给停下来,等到把仓库的饲料全部用完,估计再开工。
不过这个饲料厂,可是周家庄辛辛苦苦捡起来,要是就这样停下来,实在是有点不甘心。
不到最坏的情况,老支书也不会将饲料厂给停下来。
老支书匆匆来到周益民的家里,却发现周益民并不在家。
周益民的老爷子看到老支书,热情地迎了上来。老支书问道:“老哥,益民呢?”
老爷子笑着说:“益民的话,现在应该在钓鱼!这孩子,都不知道钓鱼有什么好的,就这么上瘾,一有空就去!”
老支书听了,心中暗自好笑。
之前周益民经常待在家里,老爷子还念叨着让他出去走走,现在出去了,老爷子又嫌他老是往外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老支书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笑了笑,说了一声便告辞,转身朝着村里的河边走去。
来到河边,老支书远远地就看到周益民坐在那里。
周益民身旁摆放着一些水果和零食,他正悠闲地盯着水面,手中的鱼竿稳稳地握在手中。
在阳光的照耀下,周益民的身影显得格外惬意。
老支书走上前去,看着周益民这般悠闲的模样,自己也突然想钓钓鱼,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他开口说道:“益民,这么悠闲!”
周益民听到声音,转身看见老支书,有些疑惑地问道:“老支书,你是有事情找我?”
他不太清楚,老支书是恰好经过,还是特意来找自己。
如果是特意过来找自己的话,估计又有什么事情想找自己帮忙?
老支书点了点头,不急不慢地走过来,在周益民身旁坐下,说道:“益民,村里的仓库,饲料堆积越来越多,你看有什么办法消化一下吗?”
周益民听到这个问题,心中一紧。
他原本以为会是原材料供应或者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没想到是饲料滞销。
他仔细一想,老支书说的确实在理。周家庄只有一个养鸡场,对饲料的消耗有限,而且喂养方式也并非全部依赖饲料。
周益民一时间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他挠了挠头,说道:“老支书,一时间有点难想,不过坐下来,一起钓钓鱼,说不定能想到什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