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送鸡(第2页)
周大忠把王科长的话告诉了老支书,老支书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明天就安排去抓鸡。”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周家庄就热闹起来。
老支书站在村子中央,扯着嗓子喊道:“大伙都起来啦,去抓鸡啦!”
一时间,家家户户的门纷纷打开,村民们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
大家拿着各种工具,有编织袋、竹筐,还有绳子,朝着养鸡场走去。
来到养鸡场,一股刺鼻的鸡粪味扑面而来,那味道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
但村民们顾不上这些,纷纷挽起袖子,眼神中透着一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鸡舍里,一群群鸡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四处乱窜,“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声音尖锐又嘈杂,仿佛在抗议这场不速之客的到来。
村民们迅速开始分组行动。
一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率先冲进鸡舍,他们就像勇猛的战士,准备攻克这座“鸡的堡垒”。
周志明就在这组中,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一只肥硕的大公鸡。
那只公鸡羽毛鲜艳,尾巴高高翘起,正试图找个角落躲起来。
周志明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像钳子一般猛地一扑。
那只公鸡反应也快,拼命扑腾着翅膀,一时间鸡毛乱飞,空气中弥漫着细小的绒毛。公
鸡还不停地用嘴啄周志明的手,尖锐的鸡嘴啄在手上,疼得周志明“哎哟”一声,但他咬着牙,愣是紧紧抓着公鸡不放。
他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坚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也全然不顾。
好不容易把公鸡塞进编织袋,周志明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胜利的喜悦。
另一边,几个中年妇女则在鸡舍外负责接应。
她们手持竹筐,眼睛紧紧盯着鸡舍门口,一旦有鸡被赶出来,就迅速用竹筐去扣。
其中一位叫李婶的妇女,眼睛瞪得大大的,时刻准备着。
一只母鸡慌不择路地冲了出来,李婶眼疾手快,迅速将竹筐往下一扣,可那母鸡机灵得很,在竹筐即将扣住它的瞬间,猛地一转身,从旁边溜了出去。
李婶懊恼地拍了下大腿,喊道:“哎呀,这只鸡太滑溜了!”
但她并没有气馁,马上调整姿势,继续等待下一个机会。
还有一组村民采用围堵战术。
他们几个人围成一个半圆,慢慢朝着一群鸡靠近。这些鸡被吓得挤成一团,不停地在原地打转。村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别怕,乖乖地跟我们走。”
当距离足够近时,大家同时伸手,试图将鸡抓住。但鸡群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有的从村民的腿缝间钻了过去,有的则飞到了一旁的矮墙上。
村民们并不灰心,重新调整策略,再次围了上去。
一时间,养鸡场里鸡飞狗跳,村民们的喊叫声、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
有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上沾满了泥土和鸡毛,但爬起来后,又继续投入到抓鸡的“战斗”中。
有人被鸡啄伤了手,简单包扎一下,便又拿起工具。
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看着一个个装满鸡的编织袋和竹筐逐渐增多,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忙活了两三个小时,村民们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沾着鸡毛,有的头发上还挂着鸡屎,样子十分狼狈。
但此刻,没有人在意这些,大家的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看着那一堆堆装满鸡的袋子和筐子,仿佛看到了周家庄美好的未来。
抓完鸡,紧接着就是装车。
在老支书的指挥下,村民们有序地进行着。有人把装满鸡的袋子和筐子抬到拖拉机旁,有人负责把它们搬到车上。
周志明站在拖拉机上,一边指挥着,一边帮忙把鸡摆放整齐。
由于鸡的数量较多,装车也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所有的鸡都装上车了,周志明拍了拍手,跳下车,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