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黄国伟求援(第3页)
新员工们看着搅拌机里翻滚的饲料,纷纷点头。
这时,一个新员工小心翼翼地问道:“张师傅,要是搅拌的时候发现料太干了,能直接加水吗?”
张大哥愣了一下,他平时在村里干活,还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我还真不太确定,我去问问益民。”
张大哥找到周益民,把新员工的问题说了出来。
周益民思考片刻后,说道:“要是太干了,可以适量加水,但得慢慢加,同时要持续搅拌,观察饲料的湿度和粘性,达到合适的状态就行。
不过,加水后可能会影响饲料的保质期,所以后续的储存和使用也要注意。”
张大哥听后,恍然大悟,连忙跑回去,把周益民的解答告诉新员工们。
新员工们听了,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对周益民的专业知识佩服不已。
在教导饲料压制环节时,王婶也遇到了难题。
新员工们问:“王婶,这压制出来的饲料块,有的形状不规整,这是咋回事啊?”
王婶看着压制机,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赶紧把周益民叫了过来。周益民仔细检查了压制机,发现是模具的一个角落有点磨损,导致压制时受力不均匀。
他对大家解释道:“这模具磨损了,得赶紧修一修。以后使用的时候,也要多留意模具的情况,定期检查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饲料块的形状规整。”
周益民亲自示范了如何调整模具,以及在压制过程中如何根据饲料的情况微调压力和速度。新员工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到了饭点,新员工们纷纷涌向食堂。
食堂里人声嘈杂,大家端着各自的餐盘,排着队打饭。
饭菜被盛在大铁锅里,散发着淡淡的热气。主食是糙米饭,颗粒饱满却略显粗糙,配菜则是清一色的青菜,不见一丝荤腥。
新员工们虽有些失望,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肉是极为稀罕的美食。
但当饭菜入肚,饱腹感袭来,他们的脸上还是浮现出满足的神情。
有人大口扒拉着米饭,含糊不清地说:“虽说没肉,可这能吃饱,比在家时强多了。”
旁边的人也点头附和,在他们看来,能有这样稳定的饭菜供应,已然是难得的幸福。
反观周家庄一同前来的村民们,看着新员工们的饭菜,暗自庆幸。“这伙食,还真不如咱周家庄。咱村偶尔还能改善改善,有自家养的鸡鸭。”
李大叔小声嘀咕着,旁边的张大哥也悄悄应和:“是啊,幸好当时没冲动报名,这要在这儿工作,可亏大了。”
不过,这些想法他们自然不会说出口,只是在心里默默比较。
毕竟,这是在饲料厂,新员工们对这份工作和这能吃饱的饭菜都倍加珍惜,周家庄众人也明白,不能扫了大家的兴,只能将这些感慨藏在心底。
在周家庄村民们的悉心教导和周益民的专业指导下,新员工们的进步飞速。
他们逐渐掌握了饲料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挑选到加工制作,再到最后的包装储存,都能熟练操作。
虽然在培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让新员工们对饲料生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培训,饲料厂的新员工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生产出饲料,虽然速度还不是很快,但只要假以时日,等他们熟悉了流程,生产速度肯定还能更快。
看着新员工们的成长,周家庄的村民们和林国怀等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周益民知道,这次帮助公社饲料厂培训员工的任务,算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这也为周家庄和公社之间的合作,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