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沧海桑田,完善的全民修仙体制(第3页)

李宝乐,南京仙府书院,高二学生,今年十八岁,出生于嘉靖八十一年正月。

如今的大明,早在嘉靖五十年的时候,书院学府,就已经普及到了村落。

而到嘉靖八十年开始,国子监更是对全国书院进行了改制,书院也因此有了等级。

大致可以分为“蒙学”、“初学”、“中学”以及最后的“高等仙府”。

其中“蒙学”顾名思义,就是启蒙用的,只招收三到六岁的儿童。

在“蒙学”学堂里,会有专门的夫子授课,当然这些夫子大多数以女子居多。

毕竟“蒙学”里的孩子太小了,女子在带孩子上,终究是要强于男子的。

这些女夫子,需要教授儿童读书认字。

到六岁后,按照户籍,升入当地的“初学”学堂,开始学习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以及五行八作等等相关学问。

嗯,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仅限于了解!

当然这其中还多了一个必备项,那就是学习‘引气诀’,开始引气入体,打通穴窍。

若是有学生在“蒙学”期间就打通穴窍的话,会被朝廷破格招收入大明仙府。

而所谓“初学”,就是初步的做学问,主要招收六到十二岁的孩子。

一共六级,每年升一级。

而每年的上季五个半月,下季也五个半月,中间会有一个月的休沐长假。

在“初学”阶段,学生们依旧需要坚持打通穴窍,若是打通全部穴窍之后,可以被省级仙府特招,开始修仙。

到了“初学”六级,也就是学生们常说的初六年级后,会升级到“中学”。

这个时候,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些孩子们年龄也已经到了十二岁。

等到了“中学”可就不简单了,招收十二岁到二十一岁的学生。

一共九年的学习时间,而在“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要细分班级了。

诸子百家、五行八作,只可以选择一门功课进行主修,其余的时间全部用于修炼。

而“中学”又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阶段需要学习三年时间,也就是学生们说的“中学一年级”到“中学九年级”。

等到了最后一年,也就是“高三年级”的时候,就要参加“高考”了。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参加“高考”修为必须突破到练气三层,否则只能出“社会”,为大明各行各业添砖加瓦了。

而“高考”,顾名思义,所有达标的学生,通过科举,升入各地的“高等仙府”。

嗯,科举除了考学生们自己所学的百家学说,或是五行八作等课程外,还要完成一些关于修仙者的试炼,分别是笔试和历练。

到时候,大明会有专门用于考核的幻阵,构筑幻境,然后根据表现评级。

一共九个品级,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不入品的话,视为失败,综合成绩,若是不能达到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丁级,等于“高考”失败,不再有机会。

不过这些有修为的学生,步入“社会”后,自然会得到各大仙族商会的聘用。

虽然不如入“高等仙府”,拥有更多的修仙资源和光明的前途,但也不算差了。

而所谓的“高等仙府”,就是指专门培养修仙者的书院,与大明仙府听起来是一样的。

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二十个“高等仙府”,大明一十三省,各有一座。

至于两京,因为地位特殊,所以北京占了四座,南京占了三座。

这些“高等仙府”全部直属于国子监。

而原来的国子监,其实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学习之地了,而是朝廷培养官员的仙府。

入国子监,等于是要走上仕途的。

当然,除了国子监,还有“大明仙府”,也是唯一一个以“大明”命名的仙府,其实也是走仕途的渠道。

不过相比于国子监,“大明仙府”更自由而已,从这里离开,不论去各大仙族商会,又或者是自己组建家族创业都可以。

当然除了正常的修仙晋升之路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完成“初学”,也就是十二岁的时候,直接入各地的“军府”。

入“军府”就等同于是从军了。

到时候,凡是进入军府的学生要干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件那就是修炼,第二件那便是完成每日的训练量,成为合格的大明将士。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将被打上军户的标签。

虽然如今的“军户”子弟,没有以前那般严格,比如子女也必须要出一人从军,但也有着关于军户独属的要求。

只有一条,那便是凡军户子弟,只要朝廷需要,那么你随时要做好从军的准备。

而从“蒙学”、“初学”到“中学”以及最后的“高等仙府”,其实就是大明逐步完善的一条“全民修仙”之路。

别看如今灵脉铺设全境,仙道发展如火如荼,可终究还是在朝廷有意放纵之下的野蛮生长,在这期间,朝廷需要稳定。

说白了,现在野蛮生长的仙道,不过是为了充实大明仙朝,最后还是要变正常的。

“我今年十八岁,修为才练气二层,就算我能在三年内突破到练气三层,就我这本命,也根本没办法被好仙府录取……”

李宝乐想着,白皙的胖脸上,满是愁苦之色。

“而且,那天偷听爹跟娘的对话,似乎家族好像粘上了‘灵石生意’,万一家族被朝廷查了,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