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奔忙的贾珠(第2页)

 兵部的一位大人忍不住问他。

 “没啊!”

 忠顺王眉毛都飞扬了起来,“我们军中的十几位好手,悄没声息的摸上去,守船的倭寇连个声都没发出来,就被灭口了。”

 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倭寇。

 由董大人秘密提议的治倭之策,虽然还没有明令颁发,可是,已在军中秘密实行。

 成效已经见到了。

 忠顺王觉得,哪天他得找老董喝杯酒才成。

 毕竟那些人如今都算他的兵。

 哪怕他以后也并不会涉及军务,可总有一份香火之情。

 “来来来,快跟我们说说,那些海匪都藏在哪里?本王听说他们都很些钱财……”

 “哪还有什么钱?不都说了吗?买了佛郎机的大船。”

 忠顺王看看四周,确定好多人真的在竖着耳朵听,这才用稍为低点的声音道:“我听说,那些倭寇抢着了真正的好东西,都会运回倭国,所以啊,本王下一步,还想到他们那边去转一转呢。”

 他是不可能去转的,但是,他相信,此话一出,会有很多人想去转一转。

 转赢了,大昭给爵位。

 转不赢……

 大昭也没损失。

 要忠顺王说,董大人的治倭之策,适用于很多地方。

 一顿酒直喝到天都黑透,好些人还意犹未尽。

 但收到暗报的皇帝已经很满意了。

 忠顺王这个侄儿是真不错。

 虽然偶尔混了点,但这办事能力嘛,那是杠杠的。

 其实可不是北边战事正紧,皇帝都想马上推行治倭之策了。

 不过,这一夜也注定不会安稳。

 半夜的时候,顺天府方向突然起火,救火军迅速出动灭火时,却又传来董大人被刺杀,差点身亡的消息。

 一大早的,京城各方再次戒严。

 沈柠坐着软椅,抱着女儿,由几个婆子抬着逛园子的时候,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衙役,正查有倭国口音的人。

 “母亲!”

 贾珍急匆匆的赶过来,挥手让丫环婆子位退远些,这才抱过‘呀呀’朝他伸手的妹妹,道:“董大人遇刺了。”

 什么?

 沈柠微愣,“顺天府的董大人?”

 “是!”

 贾珍点头,“儿子听说,是因为治倭之策。”

 沈柠:“……”

 “那些倭人放了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后,这才朝董大人动的手。”

 “董大人怎么样了?”

 “听说重伤。”

 贾珍吓得脸上有些发白。

 治倭之策可是他娘送上去的。

 “母亲……”

 “嘘~,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沈柠虽然挺忧心董大人的伤,但是这事吧……,真的已经跟她没关系了。

 “你只要看着些,有人去看望董大人时,你也多带些药材,去看看他。”

 “不是!”

 这个贾珍自然会注意的。

 “儿子听蓉哥儿说,那天您给董大人说治倭之策的时候,西府的政二叔也有相陪。”

 沈柠:“……”

 她的面色也渐渐变了。

 政二傻子会把这事跟别人说吗?

 如果说出去……

 “政二叔的脑子不太清楚!”

 贾珍就怕他的那个好二叔,把他娘卖了。

 “儿子去问问,他有没有把有关治倭之策的事,跟别人说过行不行?”

 贾珍现在就怕那位好二叔本来不会把董大人遇刺,跟他娘的治倭之策联系到一起,然后他一去,他想起来了,会借此报复他们。

 这不是没可能啊!

 政二叔的脑子跟他们长的不一样。

 但凡他聪明点,他都不用担心。

 可他又蠢又笨还不自知。

 好大儿的担心,沈柠也在担心。

 真的,有时候不怕聪明人,就怕那自以为聪明的傻子。

 “……先等等!”

 沈柠叹气,“你再去打听一下,董大人遇刺,是不是真的跟倭寇有关,还是说治倭之策已经在暗里推行,倭国那边已经因此有所损失?”

 她提心吊胆一番,总要知道点好消息。

 要不然真是太亏了。

 “……不用打听了。”

 贾珍的面上略有古怪,“是忠顺王在新平侯府喝酒时说起的……”

 他把忠顺王说的那些话,全都说了一遍。

 “儿子听说佛郎机的船很好,如今正停在通州码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