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相谈(第3页)

 “大批药材需要朝廷调动,这个无人能插手,但这种调动毕竟是少数情形。但寺庙与寺庙之间却常有丛林往来、请益传法之事,到时候寺庙之间互助些物什,用于寺中僧侣,朝廷应当不会阻拦。”

 “说不定汴京哪位住持大师,就能担负起这样的重责。”

 净圆听完这些话,脸上没有显出吃惊的神情,但整个人却愣在那里,半晌没说话。

 如果哪个商队,经常带着求法问道的僧人,或是押送寺庙赠予的布帛、药石,盗匪也要有所忌惮。

 最重要的是,与寺庙来往多了,路途中就能有地方落脚。在寺中过夜和在外面过夜,哪个更安稳?更别提那些寺庙得了东西,一定会给他们庇护。

 这些是立竿见影的好处。

 除此之外,寺庙得了药丸,会不会施舍给当地的百姓?那么运送这些药丸的商旅,在百姓眼中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以此为媒,与当地百姓来往就会容易许多,也能更轻易地取得他们的信任。

 可能别的商队做这样的事会被人诟病,烧制出佛瓷的谢玉琰这般做,就顺理成章。从卖佛炭到泥炉、佛瓷,不都是被佛祖感化的结果?

 净圆想通这些,半晌才道:“你的这番话,若是被旁人知晓了,定会被人认定是别有用心。”

 谢玉琰却笑道:“我没有让旁人知晓,只说给净圆师太听。”

 一句话,轻而易举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净圆不知是该欣慰,还是该自嘲一笑,尚未将人看透,却轻而易举就被人拉上了船。

 “你不止要走通那条商路,还要笼络人心,”净圆道,“善人是否太过贪心?”

 谢玉琰道:“事关生死,不敢不做准备,手中没有利器,只会任人宰割。我们商队绝不会携带朝廷禁卖的货物,那么要用什么去收买边民?”

 “商队能否在边疆往来,靠的不是一腔热血,而是勾心斗角,以死相拼。既然如此,我为自己的人多些谋划,又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