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人之善恶(二合一)(第2页)

 除了善恶对立,还有一种论调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他们认为没有所谓善和恶、白和黑,世间只有“灰色”。

 那么来看第二段故事,一个信仰基督的神父,但他认为自己本身道德感先天被装反了。他无法从寻常的行善中获得满足,只有伤害别人才会感到愉悦。这让他的人生处于一种可怕的倒错。

 比如,呵护爱人对他来说没有感觉,只有亲手杀了爱人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他无法从爱人和行善中获得幸福,一身从未经历普通人意义上的生活。

 但从

 小的宗教教育告诉他世间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贯彻着神的意志和目的,而神最终是奖善惩恶的。

 那神把他塑造成这样“赏恶罚善”的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神父来说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世界上没有神,他就是一个偶然都怪胎,一切就是一场荒唐大戏。

 第二种,是世界上有神,他可怕的天性就是神为他设置的考题,人生就是背负着罪恶寻找神意的真相。

 一生一无所有的神父渴望有神论的成立,天生有道德缺陷的人,可能比普通人更执着地希望有一套理论能合理化自己的悲惨命运。

 于是为了贯彻自己的“生存意义”的追求,解答所谓“神意”的真相,神父经过苦思冥想,他找到了解答方式……

 在神父看来,人之所以比天使高贵,是因为天使生下来就是善的,追求善没有迷惘。人生下来带着罪恶的天性,却会在善恶中做选择,人刚出生的时候无所谓善恶,他需要在生活中体验、积累、生成对善恶的想法,然后逐渐形成对善恶的判断,所以人的善恶判断之所以珍贵,那是因为善恶本身就是人对于生活意义上的理解,而不像天使是被先天灌输的。(神父的这个人性论忽略了很多东西,后面会提及)

 然而神父自己是被困在破坏天性中的生灵,一直没有办法像“人”一样生活。所以,他想到一个脑回路极其诡异的方法,可以让杀戮的机器摆脱天性,获得一刻“真实生活”——那就是让他把一切杀光。既然机器的天性是在杀戮中感受愉悦,那么只要没有东西可以杀了,那机器就不受天性束缚。

 那一刻,机器对空无一物都世界有什么感想?如果,那一刻机器感受到痛苦,就意味着他最终受到了惩罚。

 神是赏善罚恶的,所以在这个世界,造物主把杀戮视为恶。而如果他还是感到愉悦,说明他是受到奖赏的,同样,神赏善罚恶,造物主把杀戮视为善。

 从神父角度看,他嫉妒普通人的生活,也许他盼望感受到痛苦。如果感受到痛苦,说明他和普通人一样,能够因别人受伤感到痛苦。

 如果他感受到愉悦,那大概他会觉得,世界也很,大众也好,自己和神也罢,都是一场荒唐笑话。

 他本身渴望知道造物主是好心肠还是恶趣味,自己在神的秩序里是善还是恶。为达到这一切他要杀光所有,达到极致的虚无,才能不被天性影响。

 对于神父来说毁灭世界谈不上罪恶,因为这个世界是神基于善意还是恶意创作出来的并没有定论。所以人世间善恶标准,在他问出神意本质之前,没有意义。

 神父看似用一套非常复杂的理论,试图模糊罪恶的标准,消解正义的必要性,成为一套能为所有反人类行为做辩护的“万能无罪论”。

 神父把善恶完全等同于个人激情选择,也就是自己是不是能在行为上获得愉悦。从这个角度看,神父是一个企图颠覆一切的“高端”的利己主义者,只不过他有意无意把自己粉饰的更加“高尚”、“合理”。

 但这种无罪证明,彻底无视人的道德天性和在历史中形成各种道德共识,以及人所具有的社会本性,实际上走向了不承认罪恶的虚无主义。

 善恶对立是一种复杂的对立,要在否定和肯定之间达成平衡,既要警惕极端的善恶对立,又要避免模糊善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