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只知文中意,不识世道心
王羲之听到这两个字,
一没有惊,二没有问,
摆了摆手,
说道,
“又玩这种把戏?
当我还是七八岁的孩子嘛?
他不就是想偷懒吗?
也用不着装死啊?
他这一装死,
不用说,
我那位爱摸鱼的茂弘叔父,
定然又是悲痛欲绝,
无心政事,
整日锁在西园里喝闷酒。”
戴洋点了点头,
说道,
“八成是这样的,
我算了几卦都差不多。
不过,
你另两位叔父,
王颖、王敞,
确实是死了。”
王羲之又毫不意外,
说道,
“两位叔父的心气太高,
手段又太少,
常年宅在家中读书,
只知文中圣贤,
不识世道人心。
我连挽联都给他们写好了,
你回京城的时候,
把我的心意带回去。”
戴洋卷起王羲之的字,
揣在怀里,
说道,
“京城?
我不回京城,
主公派我来,
就是来辅佐公子,
处理乌程事务的。”
王羲之眉头微皱,
问道,
“让你来给我们算卦吗?”
戴洋眼睛一瞪,
说道,
“这什么话?
我的卦通阴阳,
很灵的。”
王羲之眼皮一低,
不悦之色上脸,
说道,
“讲人话。”
戴洋拿起荀蕤那份收取贿赂的名单来,
问道,
“好吧,
我也是吴兴人,
算是这里的地头蛇了,
你看这张长长的名单,
你能看出什么了?”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这些情况,
我大概都知道,
只是没知道的这么细,
也抓过几个人,
结果也都是些小打小闹,
一共才抓了几百顷上来。”
戴洋点了点头,
说道,
“这就对了,
这吴兴的大鱼,
就三条,
沈充、钱凤、吴儒。
这名单上的一大半,
都是他手下的杂鱼,
剩下的,
就是他们放出来的饵。
等你把他这些饵都清理完了,
他们这三条大鱼,
也就吃饱了,
甚至可以配合你,
抓几条杂鱼出来交差。”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看来国流兄,
也不是全靠打板算卦蒙人,
腹中自有乾坤。”
戴洋笑了笑,
说道,
“公子是郭景纯的入室弟子,
自然知道算卦那东西,
就是打个消息差。
就比如,
我现在探知了顾县令属下的县丞,
是钱凤的眼线,
那我就能掐指一算,
说他客星暗淡,
小心身边人。”
王羲之问道,
“国流兄是怎么知晓的?”
戴洋笑了笑,
说道,
“公子难道忘了,
当年钱?叛乱?”
王羲之继续问道,
“那和这钱凤?”
戴洋点了点头,
说道,
“不错,
都是吴兴长城人,
也因为这事,
钱凤的孝廉被革去了,
只好谋些田产。”
王羲之再问道,
“那国流兄?”
戴洋点了点头,
说道,
“公子没猜错,
家母就姓钱。
戴家与钱家交情不浅。”
王羲之好像明白了什么,
说道,
“茂弘叔父的意思是,
让我把钱家、沈家,
在吴兴的根刨出来,
这样,
他们就不敢再二心用事了?”
戴洋点了点头,
说道,
“主公正是此意,
这次陆家的事情,
就是个教训。”
王羲之继续问道,
“那国流兄了解的这么透彻,
该从哪里下手哪?”
戴洋说道,
“吴儒。”
王羲之眉头一皱,
说道,
“我以为你要大义灭亲,
先查办钱家?
你怎么先捏了这个软的?”
戴洋说道,
“因为,
软的好捏,
先揣到兜里的好处,
才是好处。
当然了,
公子要造足声势,
摆出姿态来,
就是要查办钱凤。”
王羲之低头略想,
笑容挂在了嘴角,
说道,
“国流兄要是出来当官,
必能直上青云,
不如回去以后,
我就请陛下放你一任太守?”
戴洋摆了摆手,
说道,
“多谢公子了,
只是我知道了很多,
我不该知道的,
公子要是不想送我去死,
还是就让我做一个算卦的妖人。”
王羲之点了点头,
看向庾亮,
说道,
“既然有了国流兄,
那咱们就动起来?
先去问候问候这钱凤。”
庾亮一直静静听着,
这时才问道,
“要和顾令讲嘛?
他身边不是……”
王羲之说道,
“讲,为什么不讲,
就是要让他早些知道,
咱们这人吃马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