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若不为刀俎,必做砧上肉(第2页)
居然还有此般少年,
倒是我看走了眼。”
声音落处,
王敦一个人走了进来,
前后左右,
都没有护卫,
就这么孤零零的站在了庾条面前,
庾条下意识的按了一下腰间的剑,
被王敦全都看了去,
王敦问道,
“怎么?
现在的少年都这么勇了嘛?
你也要试试手中的剑是否锋利?”
庾条被对方的蜂目瞎得一哆嗦,
但还是挺了挺腰杆,
说道,
“大将军就是不想听,
我也要说,
我劝大将军不要走霍光的路,
否则,
重蹈覆辙,
身死族灭,
在所难免。”
王敦抚须大笑,
“咴咴,
你这小子还真敢说,
你知道,
陛下给了我使持节之权,
两千石以下的官吏臣民,
可以先斩后奏。”
庾条手有按在剑柄上,
说道,
“大将军要是听不得真话,
也就不会让逸少公子,
带我来见您了。”
王敦拍了拍庾条的肩膀,
说道,
“他们都是庾家六子,
只有这老五不入流,
我看哪,
这哪里是不入流,
分明是不同流。
元规那个路子,
是走不通的。
你倒是让我多了几分惊喜。”
庾条笑了笑,
说道,
“大将军谬赞了,
家兄之才德,
条万不敢望其项背,
只是,
大将军若听我一言,
当即可收兵回武昌。”
王敦不置可否,
扭头问向已经站在身后的王羲之,
“阿羲,
你怎么看?”
王羲之说道,
“伯父,
这正是孩儿要问您的,
您怎么倒来问起孩儿?”
王敦点了点头,
说道,
“咴咴,
这小子有趣的很哪,
一手按着剑,
另一只手也没闲着,
怕是手里还攥着什么毒粉脏灰吧。
这般年纪,
有这份胆气,
已经是难得。
更难得的是,
还有这份算计。
就这样的人,
还能耐着性子,
不在人前展露,
这份韬略,
就更了不起了。”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孩儿也是这么想的,
新去的豫章太守殷羡,
说是缺个能里能外的帮手,
孩儿觉得,
这位庾幼序,
就是上佳人选。”
王敦回头看了一眼王羲之,
又点了点头,
说道,
“咴咴,
你这小子,
老子身边这些官职都被你安排了,
老子还安排什么?”
王羲之笑了笑,
说道,
“那伯父的意思是?”
王敦又笑了笑,
说道,
“咴咴,
你就这点不如安期,
你看安期,
现在连叔父都不喊,
直接喊父亲大人,
你要是机灵一点,
别说一个郡吏,
就是……”
王羲之恰如其分的咳嗽了一声,
王敦自知失言,
话锋一转,
说道,
“举贤不避亲嘛,
虽说咱们王家和庾家交情甚好,
但也不能为了避嫌,
就不推举庾家的才俊。
阿羲,
你这事做得对,
我看哪,
就按你说的做。
你在这里等着,
我去去就回。”
王敦说完话,
起身就走,
庾条哆嗦着双腿,
横剑拦在王敦面前,
说道,
“还请大将军听臣一句,
莫进乌程,
这一步要是踏出去,
大将军就回不了头了。”
王敦拍了拍庾条的肩膀,
说道,
“年轻人,
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乱世之争,
不为刀俎,
便是鱼肉。
我,
也没得选。”
庾条还要劝阻,
王羲之一把将他拉开。
王敦回眸问道,
“咴咴,阿羲,
这恐怕也是你的意思吧?
你带这个小子来见我,
就是想借他的嘴,
说这几句话吧?”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无违。”
王敦抚须大笑,
说道,
“咴咴咴,
我王家有此麟儿,
便是龙潭虎穴,
我也要去闯一闯。
阿羲,
莫要再劝我,
你知道的,
这些,
都是他们欠我的,
当初湓口关的事情,
可不是没发生过。
我今日若是后退一步,
王家就再无立足之地。”
王敦大笑三声,
离开了长亭,
小主,
夕阳之下,
滚起的尘土中,
又留下王羲之呆呆的望着过往的兵卒。
庾条开口问道,
“逸少兄,
大将军刚才那句,
是什么意思?”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世上人人恨我王家势大,
可世上,
谁又不想成为我王家哪?
难道说,
这世道是因为王家才坏掉的嘛?
正是这世上有了我王家,
野心勃勃的陶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