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新编山重疑路

第223章 昔我好坟典,下帷慕董氏(第2页)

 周缙看着残破的县衙,

 回想起这几日的凶险来,

 感慨道,

 “这一趟没白来了,

 还结交了这么一个懂事的。

 看来令远说得没错啊。”

 周缙正感慨着哪,

 张亢已经换好了衣服出来,

 两串珍珠又塞到了周缙手中。

 周缙颠了颠,

 说道,

 “哎,季阳兄,

 这是干什么?”

 张亢马上说道,

 “侯爷别误会,

 下官久闻老夫人有眼障,

 我听说这珍珠磨粉,

 可以明目。

 侯爷要是拿下官当个朋友,

 就不该拒绝朋友的孝心。”

 周缙收起珍珠串,

 说道,

 “哎、哎,

 这多不好意思。

 我们这就走吧。”

 两人上了马车,

 还没等张亢开口,

 周缙就说道,

 “这当阳侯你已经见过了,

 他什么性子,

 自不必我说。

 逸少兄向来洒脱,

 也不需要忌讳什么。

 就是这元规兄,

 向来规矩,

 人如其名嘛,

 你这套官场的秋风,

 可千万别在他面前使。”

 张亢千恩万谢,

 说道,

 “哎呀,

 要不是侯爷怜悯,

 下官这个官,

 只怕是当到头了。”

 周缙摆了摆手,

 说道,

 “好了,

 就快到了,

 什么该说,

 什么不该说,

 心里要有数。”

 张亢点了点头,

 说道,

 “侯爷放心,

 下官不会乱讲的。”

 两人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

 长亭里的酒已经喝飘了,

 庾亮见周缙引来一人,

 环着亭柱,

 问道,

 “这又是哪位贤士?”

 周缙先上前把庾亮搀扶着坐下,

 说道,

 “元规兄,

 这位就是二陆三张当中的一位,

 张季阳。

 现在接任乌程县令,

 听说几位仁兄在长亭赋诗,

 也一时技痒,

 要来比试一番。”

 庾亮眼睛一亮,

 起身拉住张亢,

 坐在他的身边,

 说道,

 “哦,

 这么说来,

 今天来了一位诗文大才。

 季阳兄,

 请里面坐。”

 张亢有些局促的看着已经喝得东倒西歪的几人,

 只听庾亮介绍起来,

 “这边这两个,

 是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仲矩、季坚,

 那边两个头靠在一起的,

 一位是当阳侯杜弘理,

 一位是王逸少。

 听闻季阳兄,诗文双绝,

 今日此景,

 季阳兄要是不来一首,

 我可不会放你走哦?”

 张亢见推脱不过,

 起身提杯,

 说道,

 “既然元规兄如此抬爱,

 那亢就献丑了。

 昔我好坟典,

 下帷慕董氏。

 吟咏仿馀风,

 染轴舒素纸。”

 这四句诗一出口,

 本来还相抵而醉的王、杜二人,

 一下就坐直了起来。

 王羲之问道,

 “怎么?

 季阳兄要学那董仲舒天人合一?

 还是要学他独尊儒术?”

 杜乂在一旁也说道,

 “张令,

 之前谈得不是很好嘛?

 怎么?

 要把我麾下的五斗米教打成邪祟不成?”

 张亢连忙解释,

 说道,

 “误会了,

 下官是说向往董氏,

 皓首穷经。

 下官自幼喜欢钻研历法,

 只可惜一直也没得到机会,

 能够遍览先贤历术,

 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每每想到,

 无不抱憾懊悔,

 才有了这求之不得的自嘲。”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这样啊,

 那就把这一任县令做好了,

 有了百姓的赞誉,

 不管是荀仆射,

 还是我们几人,

 给你说起话来,

 也腰杆硬一些,

 恰好着作郎干宝苦求外放,

 两位佐着作郎王隐、虞茂,

 又有些不快。”

 张亢千恩万谢,

 心想,

 这乌程令倒是来钱快,

 才刚到任半天,

 就赚了一辈子的钱,

 可话又说回来,

 这钱拿着可烫手,

 总感觉脑袋拎在别人手中,

 如何也不踏实。

 说道,

 “下官多谢公子体谅。”

 杜乂一拦,

 说道,

 “哎,季阳兄,

 以后要喊征西将军了,

 逸少兄将启程去襄阳,

 协助周刺史,

 剿灭杜曾。

 我等在此,

 就是为他送行。”

 张亢举杯,

 说道,

 “下官实在不知,

 这首自嘲属实是煞了风景、折了气度,

 还望征西将军,

 能让下官补救一二,

 再做一诗,

 聊表寸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羲之笑了笑,

 说道,

 “能得到三张的赠诗,

 比多拿个千顷田地还开心,

 也真是不虚此行。”

 张亢看着这长亭连着长桥,

 长桥之外是千里碧波,

 诗兴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