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覆小篑成高,巨树由纤毫(第2页)
摆了摆手,
说道,
“哎,
我那是看在郗刺史为国戍边,
实在不容易,
就没和她计较,
并不是真的怕了他。”
庾亮笑了笑,
说道,
“那,这么看来,
这趟差事,
就蓝田侯一人得到了实在好处喽?”
王羲之一听这话,
刚刚入腹的酒险些喷射出来,
缓了缓情绪后,
再叹息一声,
说道,
“蓝田侯真不愧是名臣之子,
这一趟下来,
光是乌程一地,
就囤了千顷良田,
要再算是吴兴其他县乡的,
怎么也都有五六千顷了。
以前啊,
我还看不起蓝田侯,
看来哪,
以后得士别三日喽。”
杜乂压制着心中笑意,
附和道,
“是啊,
别看蓝田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好像受了多少欺负,
可人家这个欺负不白挨,
实实在在的千顷地,
揣进自家兜里。”
庾亮一拍石桌,
说道,
“好啊,
这下不就对上嘛,
他父亲早亡,
家里早就没了产业,
全靠九原公平时照抚,
怎么一下子就买下这么多田地,
看来哪,
这酒肆里的箱子,
是他动得手脚。”
杜乂摆了摆手,
说道,
“哎,元规兄,
我可没这么说,
你刚刚不是还说,
仅凭怀疑,
不好定蓝田侯的罪过吗?”
庾亮也摆了摆手,
说道,
“刚才是刚才,
刚才我以为你们几个,
合起伙来放别人的血,
现在我才知道,
是蓝田侯哭穷。”
杜乂点了点头,
说道,
“元规兄能看清这个人,
我们这趟亏,
也就没白吃。”
庾亮摆了摆手,
说道,
“过去是我误会你们了,
我还以为你们是看不惯蓝田侯不解风流,
原来……
哎,
不说他了。
太真哪?”
杜乂放下手中酒杯,
说道,
“太真兄啊,
有了这次前前后后的算计,
太子殿下怕是要一直把他锁在身侧了。”
庾亮点了点头,
说道,
“是啊,
太真兄是真性情,
也是真能惹事。”
几人把酒言欢的时候,
温峤正在钱府犯起了难,
看着满屋的珍宝,
一件不能往怀里揣,
这个心肝脾肺肾,
哪儿哪都不舒服。
骠骑大将军王导和司马绍讲完了司马家的发家史后,惹得司马绍一阵阵的无地自容,就驾车回京了。
倒是司马绍有感而发,
非要拧着温峤写什么总结,
硬是要让他这个风流浪子,
写一篇煌煌名篇出来。
结果就是,
温峤三个时辰,
憋出来两句话、十六个字——
勿谓其微,覆篑成高。
勿谓其细,巨由纤毫。
然后,
就看着蜡烛一点点的刺破黑夜,
盼亮了黎明。
司马绍也背着朝阳,
立在了书房门口,
说道,
“怎么样?太真兄,
这一夜未眠,
定是写出了一篇旷世佳作吧?”
温峤顶着熊猫眼抬头,
指着一屋子写了又划的废纸堆,
说道,
“殿下,
你这就有点为难臣了,
你是了解臣的,
你让臣整个艳辞骚曲,
臣那是信手拈来,
一晚上能写一船。
但,
要让臣写什么《侍臣箴》,
还要写成什么流芳千古的名篇,
你看臣,
是那块料吗?”
司马绍一片片的捡起地上的废纸,
码好叠齐了放在案上,
拿起温峤面前那十六个字,
说道,
“这不就很好嘛?
勿谓其微,覆篑成高。
勿谓其细,巨由纤毫。
太真兄就是太谦逊了,
还不把写好的《侍臣箴》,
拿给我拜读拜读?”
温峤摇了摇头,
说道,
“殿下不是都看到了嘛,
已经在殿下手里了。”
司马绍擎着那十六个字,
问道,
“你是说,
你一夜没睡,
就攒出来十六个字?”
温峤点了点头,
说道,
“想来想去,
也就这十六个字,
是能写在纸上的。”
司马绍这才放心下来,
说道,
“这么说来,
太真兄是还有不能写在纸上的,
要和我当面讲了?”
温峤叹息一声,
说道,
“有倒是有,
只是即便是臣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也还会和这次一样,
一意孤行。”
司马绍摆了摆手,
说道,
“这次我是受了蓝田侯的影响,
心里有些急了,
忘了你静观其变的叮嘱。
现在,
我屏退左右,
把所有人都赶回京城,
就是想听一听太真兄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