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新编山重疑路

第268章 阿螭不念经,子不言父名(第2页)

现在陛下操练的丹杨兵被王敦劫了去,

陛下身边守卫宫城的,

都没多少是靠得住的了,

这才提拔了袁冲。”

刘隗接着说道,

“没想到啊,

敬豫这小子赖着不走了,

非要和我回府衙监牢去,

我只好和他讲府衙被我烧了,

这些新的旧的罪证都会消失,

明天天一亮,

大家都是奉公尽忠的贤臣孝子。

这敬豫才留了一句话,

放过了臣。”

郑阿春随即问道,

“什么话?”

刘隗说道,

“没头没尾的,

就六个字——”

郑阿春想起了义女宋袆临别前,

送给她的一句话,

也恰好是六个字,

说道,

“总不会是——郑伯克段于鄢?”

刘隗眼睛瞪得溜圆,

说道,

“娘娘真是神机妙算,

臣万分佩服,

只是臣怎么也没想出来,

这是个什么意思?”

郑阿春看了眼刘隗,

说道,

“本来我也没想明白,

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

有人想看着我们火并?

这郑伯嘛,

多半就是说我,

至于这个段?……”

刘隗接道,

“臣字大连,

分了段,才要连起来,

这个段,

只怕就是说臣?”

郑阿春点了点头,

问道,

“鄢哪?”

刘隗回头看了看府衙,

说道,

“莫非就是说这府衙?

可即便如此,

娘娘又怎么会像郑伯对付段叔一样,

对付臣哪?”

郑阿春一犹豫,

旋即叹了口气,

说道,

“哪倒也未必,

但愿还来得及。”

刘隗一愣,

问道,

“什么来得及?”

郑阿春说道,

“我这不是在气头上嘛,

你连招呼也没和我打,

就要烧死我的两个妹夫,

这是要把我架空了,

你好来发号施令,

那……”

刘隗听出了言下之意,

急切的问道,

“难道你派了人去臣的府上?

娘娘,臣忠心耿耿,

怎么换来了这么……”

郑阿春打断了对方的哭泣,

说道,

“这也不能全怪我啊?

你都多少次自作主张了?

上次我不让去乌程,

说王逸少不好对付,

你硬是不听,

生生把陛下节衣缩食挤出来的那点丹杨兵,拱手送人,导致……”

刘隗也打断郑阿春的话,

伸手说道,

“令牌、令牌。”

郑阿春往后退了两步,轻咳了两声,

树上跳下三道黑影,

把郑阿春围在当中。郑阿春这才解下令牌,

丢到了地上,

说道,

“你得快一点了,

其实哪,

无牵无挂未尝不是件好事情,

我还有几个吴家姐妹没出嫁,

咱们也未尝不可亲上加亲。”

刘隗一抱拳,

说道,

“多谢娘娘厚爱了,

臣就先少陪了,

这府衙的事情,

还靠娘娘帮忙料理了。”

刘隗不敢停留,

快马加鞭回到了家中,

刚到门口就闻到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再低头一看,

王应、王恬两兄弟坐在门口,

正下着围棋,

王恬虽说才五六岁,

但已经杀得王应满头大汗,

王应抬头一看刘隗站在面前,

顺势一把掀翻棋盘,

说道,

“阿螭,先做正事,

棋以后再下。”

王恬笑了笑,

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说道,

“没事,

安期兄应该知道,

我这个脑子,

干什么都笨,

但就是这个棋,

过目不忘,

回去接着下。

刘大人,

怎么才来啊?

要不是我家安期兄发了善心,

你可就要成了孤家寡人了。”

刘隗长出一口气,

问道,

“那来问话的差人哪?”

王应闪开身形,

手往院子里一指,

说道,

“整整齐齐十八个人,

额~不太严谨,

应该是缺点什么的十八个人。”

刘隗眉头一皱,

问道,

“人都死了?

你还在意缺点……

你是说,

这十八个人都是宦官?”

王应摆了摆手,

说道,

“哎,刘大人,

不能这么说,

就不许人家个人有爱好,

喜欢自阉吗?

何况?

刘大人可是陛下的亲信,

陛下怎么会派阉人来灭刘大人的族?”

刘隗不信,

上前一一查看,

果然如王应所说,

个个是阉人,

难道这个克段于鄢的鄢,

是阉人的阉?

说道,

“这恐怕是闯了大祸了,

你们俩恐怕得去武昌避一避了。”

王应笑了笑,

说道,

“大人这话怎么说的?

难道说,

我们两兄弟,

在刘大人家门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