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我要吃山竹
第1108章 指点迷津
“科学最重要的不是某一个结论,某一个公式,而是思维方式。
不断胆大假设,不断小心验证,从而一步步得出有效的结果,这是你们要做的事情。”
科学院之中,陆鸣正在给新招收的学员们讲课。
“和儒生们相比,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科学有着自己的特点,差别极大。
你们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有人问道:“副院长,什么才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呢?”
陆鸣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演绎,归纳。
“想要理解归纳和演绎与儒家思考方式的区别,我们先举个例子。
他们对君子有一系列的要求,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诸如此类的论述还有很多,孔武助教对此很清楚吧。”
孔子后人,太常孔臧的侄子,如今在科学院中担任助教。
“确实有很多,不仅孔夫子对此有论述,后续如孟子等人亦有诸多论述。君子是儒家个人修养中的核心问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孔子后人发言还是很权威的,哪怕新来的学员中有些人没有读过儒家经典,耳闻还是有过的。
双相印证下,都知道陆鸣说的情况属实。
“但是从没有儒家先贤用一句话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他们只是说这样的人是君子,这样的行为是君子的行为,那样的行为是小人行为。
零零散散的论述有很多,却没有总结合并成为一句话。
比如,君子是对追求义,坦荡荡,讷于言敏于行的人的统称。
而我所说的这种总结合并就是归纳,是科学中常用的思考方法。
通过这样的归纳,可以指导人们去判断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人不是君子。”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学员们很快就理解了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不同。
但有人有些疑问。
“副院长,我曾读过儒家书籍,孔孟之道都有所了解。
恐怕很难找出一句话能准确形容什么人是君子。